王运熙,1926年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为上海市金山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已退休)。曾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十余年。长期以来着重研究中国中古时期( 汉魏六朝和隋唐五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著有《乐府诗述论》、《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 增补本)、《文心雕龙・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望海楼笔记》等。与顾易生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七卷本)曾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等多种奖励,并与杨明教授合作撰写《通史》中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
发表于2025-01-10
中古文论要义十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王运熙 文学 文论 中国古典 魏晋南北朝 文论与批评 古典文学 文学批评
本书十讲,分为五个专题,其内容密切相关,而中心则是讨论古时期十分昌盛的骈体文学的艺术特征及其利弊得失。第一、第二讲指出骈体当时文人认为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骈体文学的语言美;第三、第四讲论述骈体魏晋至唐五代骈体诗文在文坛占主导地位并受评论者的重视;第五、第六讲分析(文采)指骈体文学的语言美,文采过分则陷于柔靡不振,故须以质朴相济;第七、第八讲分析风骨指质朴的文风,提倡风骨、文采兼备,实即文质彬彬主张的具体化;第九、第十讲论述体貌风格是中古文论的一大议题,在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两书中均占重要地位,而体貌、风貌、风格实际又以语言运用为主要条件。
王运熙先生此书是由十篇论文组成,其中大多数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最大的看点是,先生对文质论和风骨说的阐析,有理有据,突破了以往学者的很多误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风骨”的解释。不少学者以为,“风骨”的“风”是指思想内容,建安风骨首先表现为具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了作家建功立业的壮志。但是先生不盲从,而是细读《文心雕龙》,立足于文本,得出自己的结论。他认为,风是指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骨是指作品语言质朴而劲健有力。因此,建安文人意气慷慨激昂,只是作品具有刚健明朗文风的思想感情基础,并不能跟建安风骨划等号。
评分看似讲了骈散、文质、风骨三方面,但其实都是同一个观点,用的材料也高度重复。微妙地学习到了如何写出多篇论文(。)但观点阐述得清楚明白,挺好的。
评分论文集。诸如“风骨”、“文质”等讨论不同篇章多有重复之处。
评分半个多月前就看完了,还有一点钟嵘没扫尾,还书前整理一下
评分半个多月前就看完了,还有一点钟嵘没扫尾,还书前整理一下
中古文论要义十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