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年),字賓四,著名曆史學傢,江蘇無锡人。1912年始為鄉村小學教師,後曆中學而大學,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等數校任教。1949年隻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起定居颱灣。
本書由錢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講匯集而成,從通史和文化史的總題及政治史、社會史、經濟史、學術史、曆史人物、曆史地理等6個分題言簡意賅地論述瞭中國曆史研究的大意與方法。實為作者此後30年史學見解之本源所在,變可視為錢穆先生對中國史學大綱要義的簡要敘述。
本書主要意義而分本講演為八題。最先是講如何研究通史,最後是講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實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則最好應以文化為其主要之內容。其間更分政治、社會、經濟、學術、人物與地理之六分題,每一分題,各有其主要內容,而以文化為其共通對象與共通骨乾。
本書中,錢先生談瞭曆史研究方法和觀點,分彆從通史、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學術史、曆史人物、曆史地理、文化史八個角度,集中體現瞭錢先生的治史思想。這八個角度,涵蓋瞭史學中主要的分類,對我們瞭解錢先生的史觀,乃至形成自己對中國曆史比較全麵的認識很有幫助。 在序...
評分為什麼說亂世齣的人纔多? 錢穆先生說:“中國曆史人物,似乎衰亂世更多過瞭治盛世,又且強過瞭治盛世。” 錢穆先生采取例證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主要例子是孔子、硃熹等等名人。 譬如孔子,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大人物。但他生於春鞦末期的衰亂世,霸業已盡,時代將變。 尤其在南...
評分之前讀錢老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感覺頗有所得。因此也就一氣買瞭這本《中國曆史研究法》。對於我等喜讀曆史的讀者來說,雖說還談不上“治史”,但為何讀史,如何讀史,終究是應該考慮一番的問題。錢老的此書,正是講的讀史的意義和方法。因此,以錢穆史學界“一代宗師”的...
評分為什麼說亂世齣的人纔多? 錢穆先生說:“中國曆史人物,似乎衰亂世更多過瞭治盛世,又且強過瞭治盛世。” 錢穆先生采取例證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主要例子是孔子、硃熹等等名人。 譬如孔子,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大人物。但他生於春鞦末期的衰亂世,霸業已盡,時代將變。 尤其在南...
《如何研究中國曆史人物》一篇,論成功與失敗、有錶現與無錶現,頗受啓發。
评分賓四先生對中國真是愛得深沉,也充滿瞭民族自豪感,他治史的態度和方法更是廣為人稱贊。他對中共的態度也很鮮明,不過,治史之人更能明白曆史的裁判之力,無需多言。本書強調的幾點無非是,要係統地全局地動態地文化地去考察曆史,尤其要把握特殊性,審慎思考。話說迴來,他反對唯物史觀,那他對曆史之變是如何解釋的?不過,賓四先生算是示範瞭如何做“有思想的學術”瞭。自己要補的太多瞭。(所讀者為三聯01版)
评分本書是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香港的八次演講的匯集,分門彆類地簡單敘述瞭他對於中國曆史的認識以及在研究國史時采用的方法。錢先生無疑是典型的傳統史學傢的代錶,他對中國曆史以及中國文化有著傳統中國文人所具備的情懷,可以從他的言語中感受到他強烈的民族精神。書中一切專題實際上都是圍繞著“文化”這條主綫展開,並且始終保持著寬廣的視野範圍,對中國曆史的認識有著很高深的境界。錢先生無疑是一代國學大師,這本書對於瞭解他的史學思想有一定的價值,但與此同時必須指齣,先生在書中對馬剋思的一些質疑與否定,從我個人而言,感覺有待商榷。
评分我對錢穆本人沒有意見,看完對他這種做曆史研究的態度卻不敢苟同,徒有情懷固步自封。雖然理解他的民族情懷,但真的不必如此,愛國是一迴事,可很多問題不是憑一腔愛國熱情就可以規避甚至於篡改掉的
评分錢穆喜歡單挑梁啓超啊。兩本書名跟梁啓超一模一樣,還有一本《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