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之一。出身贵族,法国大革命期间参加保皇军,后逃亡英国。王政复辟期间曾任内政大臣、驻外使节、外交大臣等职。1797年发表《革命论》,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反思。主要作品有《基督教真谛》,其中的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曾风行一时。
夏多布里昂自文学成就其声名,而后寄情于政治,几经浮沉,回首往事,万事将休,于是活人乃作死人忆,遂有《墓中回忆录》。文章辞藻瑰丽,情感充沛,字里行间都是悲天悯人的情怀,确系法国散文中的经典。
2004-4-22 下午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雨果老人家年轻时说的,夏多布里昂是谁我本来都不太清楚。后来才知道,欧洲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就是他老人家。法国也正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当拿破仑兄用武力征服欧洲男人的时候,又来了个夏多布里昂以浪漫征服欧洲的女人了。所以雨果少...
评分说实话,很久以前就已经拿到了这本书。当然还是我的小牛闪着一脸的“狡黠”偷偷拿到我的跟前。“看,这书名多美”(脸上洋溢着一丝得意)说实在的,当时我可没这样认为。打量了她一眼,觉着又要上套了,呵呵。不过也乐得她没事这番热情就收将下来。 话说来,这诗论是以...
评分老师给出《秋天的欢乐》,让进行印象批评,当时不知出处,全凭“印象”,觉得写得还不错,就贴了出来。 文学与其他艺术不同,美术、音乐都是强制的,要你接受它的主见,不容你多想。可文学却是谦和的,仿佛可以隔靴搔痒并骚到痒处。或许,一晃眼,我会用“喜”来形容《秋天的欢...
评分就连卢梭那么赤诚的忏悔录都被人诟病有矫揉,美化自己的成分,谁会怀疑其他人的回忆录的不会把自己美化成一个他希望被人接受的形象呢? 那些指摘夏多布里昂这本回忆录夸张,不实,做作的人,大可不必或于认真。 毕竟回忆掺杂二两悲喜,浇筑二两后悔和遗憾,和以流逝的时间之水...
越读者延伸,用小红看的第三本书
评分事件出自事情的内部,如同人出自母亲的肚子,带着自然的缺陷。灾难和伟大乃是一对双胞胎,姊妹俩同时出生;然而,如果分娩强而有力,灾难将死于某个时候,只有伟大活下来。为了不怀偏见地判断站得住的事实,必须站在后世注视既成事实的那个点上
评分可能某些童年的相似之处产生了共鸣,所以对这一段童年的乡下生活感触良多,以后的政治生涯,不知为何,读起来感觉索然无味,那种优美似乎也变得过于牵强。
评分总是会想起来呢 小时候听磁带 非常非常喜欢那篇美洲之夜。却没有在这一本中找到。可现在那盘磁带 又在哪里呢。
评分“当人们凝视或倾听他逝去的岁月的时候,他会以为在荒凉的海上看见了一搜消失的船留下的痕迹,他会以为听见了不见其古老尖顶的钟楼里敲起的丧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