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自清(1898—1948)生於江蘇東海。現代散文傢、詩人、文學研究傢。此書寫於1942年,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1980年三聯書店重刊。作者認定,“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經典訓練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內容。但我國古代經典,浩繁艱深,為使一般人有興趣去接近它,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瞭華夏民族文化遺産中的菁華。常談不囿於陳腐的舊學框架,盡量采擇近人新說。讀來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字裏行間可見齣一種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個美好的心願,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隻船,航到經典的海裏去。”
《經典常談》是硃自清先生寫於一九四二年的一本小書,一九四六年由文光書店刊行,著名教育傢葉聖陶先生稱其為(極有用處)的好書。(經典)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所謂(國學)著作,包括瞭經、史、子、集在內的所有優秀文獻。作者在自《序》開章便說:(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裹,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但是我國古代典籍浩繁艱深,一般人雞以有興趣接近,作者即以十三篇要言不煩的文字介紹瞭這些華夏民族文化遺産中的精華。內容從識字的《說文解字》開始,繼而《易》《書》《詩》《禮》、春鞦三傳、四書等經部要籍,繼而《戰國策》《史記》《漢書》等史部典範,諸子、辭賦、詩、文因文獻過多,不能一一詳述,敘其源流,提綱挈領。(常談)有(老生常談)之意,實為作者自謙之詞,書中隨處可見新舊一兼容的通達的曆史觀、文化觀,無論是對於初學入門者、還是有一定基一礎需要尋找正確的治學途徑的人,都相當有益。書中口語化的敘述、將一文言翻譯成白話的功力、篩選史料改寫故事的技巧、對學術界各傢觀點的寬容氣度等等都可見齣作者為普及中華優秀經典所做的不懈努力。
硃自清的散文是渾圓的,因此生來有一種親近我等愚昧之人的氣質。可惜因瞭太圓滑,我一直不甚喜歡他的散文。但撇開文藝方麵的問題不談,硃先生的人文情懷和知識分子責任感卻值得所有人欽佩。 就這本《經典常談》而言,篇幅短小,通曉明白地從說文解字一直到詩書文賦,無...
評分硃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鞦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學,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 920年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後,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5年8...
評分看過《經典常談》,好書。是硃自清為學生寫的一本國學入門,那麼簡短的篇幅包含瞭如許容量,瞭不起。昨天閱報,人民大學成立瞭國學院,苦於無教材,真奇怪這麼好的一本教科書為什麼不直接拿去用? 我若有子,當以此啓濛國學。
評分 評分大師眼中的國學經典 評《經典常談》 硃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傢、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代錶作《荷塘月色》、《背影》、《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也許我們都對《背影》中的父親、《春》中的一絲絲輕快印...
淺顯易懂,該講到的全講到瞭~
评分初中
评分今天要去書店買書,除瞭二十四史,基本上這本書裏談到的,我都會收入。這些是中華文明中真正讀一本少一本的作品啊,感謝硃自清的引薦。文之大者,真是侃侃道來。
评分讀的感覺心裏很舒服,喜歡這樣的寫作,慢慢敘,慢慢說; 讓人感受經典,同時感受文化的滋潤。。。。適閤高中生
评分【重讀】老硃眼中的國學指導讀書排序:《說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書》第三《詩經》第四《禮》第五《春鞦》三傳第六 《四書》第七《戰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 諸子》第十《 辭賦》第十一《 詩》第十二《 文》第十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