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高更于1848年诞生在巴黎。他的父亲是个新闻记者,母亲是个秘鲁作家的女儿。秘鲁――这个曾经产生过伟大而神秘的古代印加艺术的民族的血液,似乎给耽于神秘幻想的艺术家以一种内在的自豪感和自以为是的心灵启迪――似乎他日后远涉重洋,在近乎原始的土著部落中所苦苦探索的旷古的原始野性的艺术风格,正是来自他的本能和祖先的传统。
年轻的高更曾当过水手和水兵,多年的航海生活开拓了高更的眼界,异国的绮丽风光早就刻印在他脑海中,使之眷恋向往。复员后,他进入一个证券交易所当职员,步入金融界,收入颇丰。1873年,高更和一个丹麦女子恋爱结婚。也就是从这一年起,三十五岁的高更开始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经常走访美术学院,并于1874年结识了毕沙罗。这个印象派的大师成了他的启蒙者,引导他走向印象派,并通过印象派的路一直径前走,走向他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仅属于他的艺术领域。
如果有人说艺术对于艺术家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话,那么高更就不仅是个虔敬的信徒,并且是个至死不渝的殉道者。他不象拉斐尔或鲁本斯那样,仿佛是上帝的宠儿,终身在艺术的荣誉的峰巅上,享尽荣华富贵。他好似一个苦行僧,为了艺术而抛弃世俗的享受、抛弃那不理解和不支持他的家庭与社会,远离灯红酒绿的繁华闹市,从巴黎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中心,逃向南太平洋的一偏远孤寂的法属殖民地――塔希提岛,在那儿 和当地土著――毛利族人混居杂处,布衣土食、贫病交迫地生活着,但却是顽强地劳动着――不停息地挥舞着他的画笔,用色彩和线条谱写他那由苦心经营而摸索出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理想的乐章,最后则在此(塔希提岛附近多米尼加岛)终结其一生。
高更的早期作品自然不免鹦鹉学舌之处。他有时认真地模仿着他所最为推崇的塞尚,而被塞尚斥为“抄袭”。他有时模仿着毕沙罗.以致作品和老师十分肖似。但是,你从初学者的临摹中,往往能窥见其天才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他对于美术的迷恋日甚一日,这便是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保障。一种对光与色、线与形所构成的形式美的交响乐的强烈爱好,使高更感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一切工作,都是多余的束缚。
发表于2025-02-02
诺阿诺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几年前看到有很多人说非常喜欢,买到后翻了一下觉得没那么吸引我。后来也没再看完,然后就给忘了。昨晚找书,看到《月亮和六便士》,但觉得应该先看一下《诺阿诺阿》比较好。当时太晚了懒得找。早上走向书柜,一眼看过去,恰好就是它。也不是因为颜色鲜艳。 看到序言中介绍中...
评分真正的艺术,是将你刺痛,并让你觉得自己是孤独的。读高更的这部《诺阿诺阿——塔希提手记》就有着这种被刺痛并孤独的感觉。尽管“诺阿诺阿”,用塔希提土话翻译是“香啊香”的意思,尽管高更是在意图记载一段他在塔希提度过的幸福时光。 高更一生命途跌宕。他当过水手,也...
评分高更來到大溪地時已經進入創作晚期。 為了逃離所謂的文明世界,他托朋友搞到一個派駐大溪地文化交流特使的身份,這樣既可以免費獲得船票,還不用和大兵們在一個骯髒的三等艙裡。 經過63天的飄飄蕩蕩,高更終於抵達這座位於太平洋之心的天堂小島。 可他的失望也溢於言表,他說,...
评分我有时候会想,高更以及梵高的成名有相当程度是两者的传奇经历,梵高是疯得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而高更更是如此。一个中产阶级的四口之家,家长在四十岁出头时突然抛弃一切去学绘画,这已经够骇人的了,而在欧洲大陆高更竟然依旧不“满意”,最后还去了海外土著孤岛——塔希提。...
评分几年前看到有很多人说非常喜欢,买到后翻了一下觉得没那么吸引我。后来也没再看完,然后就给忘了。昨晚找书,看到《月亮和六便士》,但觉得应该先看一下《诺阿诺阿》比较好。当时太晚了懒得找。早上走向书柜,一眼看过去,恰好就是它。也不是因为颜色鲜艳。 看到序言中介绍中...
图书标签: 高更 艺术 画家手记 法国 传记 绘本 画册 外国文学
远离高更逝世已八十四年。本书是国内首次根据高更原始手稿影印本翻译的,高更的原始插图也是第一次与我国读者见面,从这里,可以看到高更许多名作的未完成状态,我们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原汁原味的版本。
随手翻了一下别人的评论。有人说文字简单粗糙,有人说月亮与六便士好看。其实没什么好比较的,一个是个人手记,一个是小说。面对自己,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说上两句才是天大的错误。
评分画墙的开始
评分时间隽久到读不懂
评分读完高更写下的自己的生活后就觉得因为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做了过艺术的处理反而有损对高更的理解
评分你乖吗
诺阿诺阿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