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济安(191ffe1965),江苏苏州人。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外语系。1950年从香港赴台
北,在台湾大学外语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55年春,在美
国印第安那大学进修一学期。翌年在台北创办《文学杂志》月刊,历时四年,对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极具影响力。1959年再度赴美,先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任教并从事研究,不幸因脑溢血而英年早逝。
夏济安对英美文学有精湛的研究,尤其是国际公认的研究中国新
文学的专家。用中英文发表的著译甚多,主要有研究中国二、三十年
代文学的专著《黑暗的闸门》(英文本,1968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初版)、《夏济安选集》(中文本,1971年台北志文出版社初版)、编译《美国散文选》上册(1958年香港今日世界社初版)等。所选注的《现代英文选评注》(1960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初版)至今畅销海峡两岸。
《夏济安日记》(1946年1月一9月)是作者逝世后由其弟夏志清
在整理遗物时发现的。所记时间虽然不到一年,却是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实记录,是一代学人心路历程的具体写照,对了解和研究四十年代后期部分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心态、治学和交游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这部日记经夏志清酌加注释后于1974年10月30
日至1975年1月 5日在台北《中国时报・人间》连载,同年由台北言
心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列为“言心人生丛书”之四。书出版后引起台湾和海外华人文化界的关注,半年之内就重版二次,不胫而走。
发表于2024-11-21
夏济安日记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之前很久,只知有夏志清,不知夏济安何许人也?后来读白先勇先生的文章,以及最近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中均有提及济安先生,才知其实为华语文学世界里可遇而不可求的大才子。若非英年早逝,其对英美文学的精湛研究,以及对新中国文学的推动力实难小视。 才子佳人配,实属民...
评分观看日记有一种很独特的心理体验,似乎能化作小虫钻入某人那一时刻的精神现场,狡黠的旁观。 济安先生后来是英美文学大学者,死于一九六五年,他的光环与岁月都与我亘距相隔,然而日记的文字确有有此种穿越的魅力。当时写下文字的他是与现在阅读文字的我同岁,字行间那种种为爱...
评分以前读夏济安日记,颇感动,有坚定的道德标准与审美品位,并能秉持之对自身做颇为严格的反思与细致分析,始终保持了道德纯洁性,尤其在柏拉图式单恋单思上,其哈姆雷特式的自我怀疑----“爱,还是不爱,这是真正的问题”----尤为动人并令人惘惘地同情。纵然难免时刻流露海派的...
评分读他人的日记往往需要练就一副“静功”。正如浏览博客,其实没多少人会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去抠那些字眼,因为那些多半是心灵投射的支离破碎的影子,而要将他们拼凑,又谈何容易。 话虽如此,却也不能磨灭日记文字的价值。《夏济安日记》记录的却是岁月里的隐秘心情,掩盖在...
评分读他人的日记往往需要练就一副“静功”。正如浏览博客,其实没多少人会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去抠那些字眼,因为那些多半是心灵投射的支离破碎的影子,而要将他们拼凑,又谈何容易。 话虽如此,却也不能磨灭日记文字的价值。《夏济安日记》记录的却是岁月里的隐秘心情,掩盖在...
图书标签: 夏济安 日记 爱情 文学 万有文库 中国文学 随笔 夏济安日记
从感情上来说,不是太喜欢这本书。虽然说确实可以部分地看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评分《夏济安日记》是夏志清在作者去世后整理遗物时发现的。所记时间不到一年,主要记录了夏济安29岁那年的一场苦恋。这种苦,不是外在和对方的原因,而是作者反复挣扎于表达与不表达之间,基本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漫长时日的自说自话,自我分析--见,还是不见?跟那女孩子却再也没见面。
评分很久前读的。暗恋。
评分最真实的还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东西。感情真挚动人。就是因为无法把对方当成普通人,而是作为一生的对象,将自己全身心投入,患得患失,进退两难,在ego和欲望/所求之间徘徊。赤裸裸的真诚。夏济安一生四段情,皆无疾而终。即使好奇李彦即R.E.本人看到这些日记,会作何感想,也改变不了无情的事实。倒是想起自己一直有的某个想法。即便你知道我曾因你而动情,且用情如此之深,一生都难以忘怀,那又如何呢。或许如董桥所言,“有一种文章写得得体却未必可以得分;人生毕竟有许多话实在不必多说。”
评分从感情上来说,不是太喜欢这本书。虽然说确实可以部分地看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夏济安日记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