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泰·卡林内斯库(1934—2009)
生于罗马尼亚,1973年起任职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担任比较文学系教授,后成为该校荣休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学、宗教、政治之间的关系,著有《文学与政治》(1982)、《现代主义与意识形态》(1986)等,与佛克马合编有《后现代主义探索》(1988)。
发表于2025-04-17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卡林内斯库提出一个看法,认为是“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了现代主义的出现。我很想和他谈谈,因为他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在对比两个对象时,看到两个对象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特征,然后就认定这种不同时导致二者不同的原因。由于这个前提完全支撑不起关于现代主义,所以卡林内斯库...
评分 评分 评分理性主义的进步概念同对价值观念普遍与永恒性的信仰绝非不相容。十七和十八世纪期间,即使是最真诚的进步主义教条派也毫不怀疑他们的价值体系与价值判断的绝对有效性……进步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和理性的启蒙有助于人们更好、更有效地理解那些恒常边在的价值观...
评分抓住资产阶级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对立划分,以及“时间”这个关键词,还是能尽量把握一下全书的观点。不过很多地方确实是模糊地读过去,没办法搞清楚,历史和词源这两个分析角度并不友好。导言和第一章现代性概念的起点很高,导致读二三四章的时候心里不是很舒畅,落差有点大...
图书标签: 现代性 文化研究 文学理论 马泰·卡林内斯库 哲学 艺术史 艺术 文化
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异彩纷呈的文化与艺术景象,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理路与脉络?马泰·卡林内斯库通过历史与比较的考察,基于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相对立的分析框架,把这五个概念作为“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作品实例,追根溯源,清理出每一副“面孔”的发生机理及彼此间的相互关联,试图为我们描摹出动态、多元、复杂、充满活力的审美现代性的总体面貌。本书堪称一部文化现代性的观念史,是这一领域罕见其匹的广博而富于雄心之作。
写论文再读,发现这老头是个宝藏,承认这种书还是得反复读。||重新回顾觉得卡林内斯库有骗人的嫌疑?||现代性诞生于各个时代的错综复杂的珠联中,此刻的现代性也不是彼刻的现代性,现代性根本就没有五幅面孔,至少不是意义斑驳上的,现代性是流动的,无法捕捉。
评分文献综述 不太保守
评分算是现代性问题最基本的书目了吧
评分读了几个月,很值得逐字句去读。
评分美学(文化)现代性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反叛。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