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爵士(1932-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何尔已收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发表于2025-04-10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相比于第一本书《幽暗国度》这本书有很大的不一样。 首先这是一本关于人的书,通过大量的采访以及资料的收集最后组合成书,分不同板块,穆斯林人,锡克人,印度教信徒,女性等不同人物有各自独特的特点。这种采访类的书,作者个人的情感相对渗入的更少,基本是事实罗列,通过事...
评分胡锡进先生有一本书叫做《复杂中国》。没有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复杂,跟中国比起来印度更复杂,不但复杂而且混乱。中国是一个世俗国家,印度则是一个宗教国家,而且宗教信仰很多,宗教冲突时至今日仍是印度的痼疾;中国历史上长期都是统一的中央王朝,印度历史则是长...
评分终于读完了。 奈保尔的这本书长达50万字,共500多页,读起来不容易。它是作者深入印度次大陆的旅行纪录,各色人等纷纷出来讲述自己和先祖的故事。而作者隐身幕后,冷静地记录着各种事实和神话。 它是一卷印度风情画,不只描绘了各邦各城斑斓的现状,也通过受访者之口回溯了印度...
评分我2006年11月去印度,走了一周,见了一些政府官员/媒体从业者,以及NGO,当然也接触了底层的人群——虽然他们多半不会说英语,我们之间的沟通得依赖NGO人员的翻译。 无数次,我们被提醒说印度种族众多,风俗繁杂,语言种类也复杂——纸币上的13种官方文字就是最好的说明...
评分终于读完了。 奈保尔的这本书长达50万字,共500多页,读起来不容易。它是作者深入印度次大陆的旅行纪录,各色人等纷纷出来讲述自己和先祖的故事。而作者隐身幕后,冷静地记录着各种事实和神话。 它是一卷印度风情画,不只描绘了各邦各城斑斓的现状,也通过受访者之口回溯了印度...
图书标签: 印度 奈保尔 游记 文化 印度三部曲 旅行 历史 外国文学
1988年,奈保尔第三度周游印度,这次的主题是从他特里尼达的童年生活中所感知的印度,验证对照已是单一实体的印度。近距离观察之后,他所看见的是它如何分解成宗教、种姓、阶级的拼图。对奈保尔而言,这多样性正是印度的力量所在。与前两次游历印度相比较,他的看法又如何呢?最显著的,也许就是奈保尔更加接近或者说成为了一个印度人,也就能更准确地向我们描述印度。
像看一部携手持摄像机,大街小巷穿梭,描绘印度众生相长达40集的纪录片;不是游记,是奈保尔作为出生特立尼达的印度农业移民家庭,意欲确认心中的印度与真正的印度间的距离,“消解了我身为印度裔的焦虑,驱散了那阻隔在我自己和我祖先之间的黑暗”,返回伦敦,不知奈保尔是否真的驱散了黑暗,还是沉入了更深的无边无际的黑暗;清晰冷静敏锐犀利、一针见血的双目有针对性的书写印度历史、社会风貌与问题,各种派系、宗教、民族、地区激进主张与矛盾,在知道种姓制度的前提下,照样被奈保尔笔下至今仍影响巨大的等级制度所震惊,“读印度的历史,我有时会落泪”——印度人这样说,深以为然只因亚洲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共通之处太多太广泛;阅读本书耗时较长,期间突闻奈保尔逝世噩耗,记之以为念
评分不只是篇幅上,这一部比“三部曲”的前两部加一起还要厚重。奈保尔的洞察力一流,仅仅“百万叛变”这样一个短语便概括出一个传统大国在重夺主权之后,民主转型之前的困境,但这种困境却又饱含力量,让更多改变成为可能。自觉地体认自身的处境,让人们有能力区分自己的愤怒,这样的前景,总比“拔剑四顾心茫然”要好太多。
评分这个自私的魔鬼
评分印度游之后断断续续读了很久,其中呈现了关于民族、宗教、历史及普世主题的丰盛,令我着迷。只是读过半后,感到其铺叙的冗长拖沓或许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阅读习惯,只是因为冠以奈保尔的名字而获得了从容的节奏,引人进入其内在的情境。
评分第一次读奈保尔,略带气愤地觉得他用殖民者的眼光看本国人。但是在印度,我的感受又无时无刻不与其相同。他带着一颗恳切的心去反思印度的诸多问题。愿印度会好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