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日战争

清日战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宗泽亚

日本研究学者,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科学院工作。多年专注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宗泽亚
出品人:
页数:5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
价格:6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404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甲午战争 
  • 近代史 
  • 日本 
  • 中国近代史 
  • 晚清 
  • 宗泽亚 
  • 战争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欧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 依据国际上对战争命名的惯例,明确作战当事国的主宾关系,本书题为“清日战争”。清日战争已过百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痛和耻辱。从那个时代开始, 外来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国近代史上,当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与古旧的清朝体制发生猛烈碰撞时,战争的失败也催生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

作者将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处馆藏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华语史学界难得一见的史料和大量弥足珍贵的图片,爬梳整理,按战争经过、战争背景、战争、战时、战地各种局部、战争影响、大事记、图记、表记等编纂出一部崭新巨著。书中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有助于读者更多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书各部分均采用清日两国对比手法写作,全面对比双方的军、政、经、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较之以往单纯纪事或编年手法的突破,有利于对清日两国之间战斗力等军事能力现状的了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前几天看一部央视纪录片《甲午》,记者随便在东京的街头采访一些年轻人对于清日战争(依中国传统干支纪年,又名甲午战争)的看法,很多人都是满脸迷茫。胜利者似乎仅仅用几代人的岁月,便将那场胜利遗忘殆尽,而对于失败者,却是世世代代的刻骨铭心。然而,太多的情绪会影响我...  

评分

本书纠正了我以前对这段历史不少错误认识,例如:从日军的记录来看,致远号不可能在沉没前撞向吉野号。清军不是败在装备上,而是败在体制上。这是一场进步对落后的战争。 最让人惊讶的是,日军作战地图、对战地军民的记录非常详细,恐怕国民党的军队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评分

一部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特征是全面危机。尽管一般历史教科书给人的印象是:这一全面危机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但鸦片战争对绝大部分当时的中国人几乎无所触动,真正引起震动并使中国人普遍感受到这种全面危机的存在的事件,实际上是半个世纪后的中日甲午战争。用梁启超的话说,...  

评分

此书是关于甲午战争的历史书籍。说实话,我对此书的印象是太“历史”了。作者真是学者出身,此书资料详实,数量充份,结论也不错,而且图文丰富。只是我觉得对一些只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读来有些枯燥。我其实比较欣赏丘吉尔写的历史。 此书分几部,第一部综述战争历史,第...  

用户评价

评分

材料翔实,再怎么也是史学而已,而且无论是文字、图片,都没有史料出处标注;史识扁平,皇汉而已。没受过人文学科训练的人搞史学,也只能让没受过人文学科训练的所谓爱好者看看吧。

评分

理科生写历史。

评分

甲午之时,清军的武器和日军比起来,其实基本上旗鼓相当,并不占明显劣势。战败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和日本比起来,明显政治腐败,官吏人民自私和精神萎靡,狂妄自大,不重视战术和情报,不懂得利用国际法和国际舆论。读完此书,再看看东海上的那个小岛,总感觉历史要重演。

评分

理科生写历史。

评分

中国人用日本材料编的剪刀浆糊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