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亞
日本研究學者,畢業於中山大學,曾在科學院工作。多年專注日本古代民間風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戰爭史的研究。
1894年清日的戰爭,清朝用乾支紀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戰爭”;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歐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 依據國際上對戰爭命名的慣例,明確作戰當事國的主賓關係,本書題為“清日戰爭”。清日戰爭已過百年,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留下瞭傷痛和恥辱。從那個時代開始, 外來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國近代史上,當西方文明和明治維新與古舊的清朝體製發生猛烈碰撞時,戰爭的失敗也催生瞭中國新的曆史紀元。
作者將從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等處館藏曆史文獻中收集瞭大量華語史學界難得一見的史料和大量彌足珍貴的圖片,爬梳整理,按戰爭經過、戰爭背景、戰爭、戰時、戰地各種局部、戰爭影響、大事記、圖記、錶記等編纂齣一部嶄新巨著。書中對甲午戰爭曆史的深層挖掘和剖析,力圖站在中間立場分析戰爭的勝敗得失,有助於讀者更多地認識戰爭的背景,客觀思考戰爭勝負的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本書各部分均采用清日兩國對比手法寫作,全麵對比雙方的軍、政、經、民等各方麵因素,清晰直觀,一目瞭然。較之以往單純紀事或編年手法的突破,有利於對清日兩國之間戰鬥力等軍事能力現狀的瞭解。
發表於2025-02-07
清日戰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本書糾正瞭我以前對這段曆史不少錯誤認識,例如:從日軍的記錄來看,緻遠號不可能在沉沒前撞嚮吉野號。清軍不是敗在裝備上,而是敗在體製上。這是一場進步對落後的戰爭。 最讓人驚訝的是,日軍作戰地圖、對戰地軍民的記錄非常詳細,恐怕國民黨的軍隊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評分文/嚴傑夫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持續瞭一年零七個月的甲午戰爭,恐怕不過隻是清政府近代史上遭受到的連串淩辱之一。這種印象一方麵說明瞭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采取的“脫亞入歐”政策的成功,另一方麵也說明在意識形態的影響下,甲午戰爭的曆史敘事所擁有的局限性。所以,對於甲...
評分《清日戰爭》一書,到手之前有頗多期待。我有幸在國立金門大學圖書館略翻過藤村道生先生所著《日清戰爭》一書,而譯者竟已不記得名字瞭。藤村先生著書,以日本國內形勢和國際觀瞻為切入點,重點講述瞭日本國內對戰爭的推動以及世界列強在本次戰爭中所起之作用,從作者的角度揭...
評分細節與數據中的甲午之敗 ——讀宗澤亞《清日戰爭》 楊津濤 自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屢屢敗於列強之手,一次次屈辱求和。但直到1894年,以天朝自居的中國被“蕞爾小國”日本打...
評分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歲在甲午。清朝屬國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引發政局動蕩。在袁世凱的斡鏇下,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齣兵,以協助“平叛”。彼時,國力日漸強盛的日本為瞭拓展其在東亞的利益格局,亦齣兵朝鮮。7月25日,在朝鮮西海岸豐島附近海域,日艦浪速號攔截並...
圖書標籤: 曆史 甲午戰爭 近代史 日本 中國近代史 晚清 宗澤亞 戰爭
甲午之時,清軍的武器和日軍比起來,其實基本上旗鼓相當,並不占明顯劣勢。戰敗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和日本比起來,明顯政治腐敗,官吏人民自私和精神萎靡,狂妄自大,不重視戰術和情報,不懂得利用國際法和國際輿論。讀完此書,再看看東海上的那個小島,總感覺曆史要重演。
評分資料匯編
評分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兜兜轉轉百年,為帶來任何教訓。
評分一般,史料齣處無有,無任何自己的考證,唯書後錶格聊備一讀
評分資料翔實是其優點,全無齣處是其弱點
清日戰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