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1920年出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去台湾,1950年代开始创作,1960年开始用笔名柏杨写作杂文。往事如烟,其人一生多灾多劫,从过军,坐过牢,数度企图自杀,曾经几乎被枪决……“一个看过地狱回来的人”(日本作家黄文雄语)
柏杨一生著述丰富,《丑陋的中国人》广泛流传华人世界,一时洛阳纸贵;《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
《中国人史纲:柏杨逝世三周年纪念版(套装共二册)》是柏杨史学著作的代表作之一,是柏杨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监狱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巨著。说它是巨著,一是就篇幅而言,全书近八十万字,作者以百年作为叙述单元,先把中国史分成非信史与信史,前者从神话、传说到半信史时代,后者从公元前九世纪开始,一直到晚清;二是就影响力来说,《中国人史纲》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通史的重要书籍;三是《中国人史纲》的成就代表了作家写史的一种立场,在将历史写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方面,柏杨先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吕思勉。 柏杨先生,在狱中9年创作的《中国人史纲》语言平实,思辨性极强。书中有批判也有颂扬。坚持的标准是国家民族和人道人权,不掩饰污点,犹如美国历史不掩饰吊人树一样,同时也展示出中国对全世界全人类...
评分柏杨先生当年的《丑陋的中国人》着实让国人郁闷自醒了一番。 数十年后,柏杨先生的旧作的再次于大陆面市(此书曾于1986年在“未经柏杨先生授权,也分毫未取”的情况下出版,不过柏杨先生还是“衷心感谢”的。此等行为余秋雨先生的态度则不然,即使说有好话,也是反话大于正话...
评分柏杨虽然有相当多的历史著作,但是有些(在史学上)较为保守的人士认为柏杨并非历史学家(因为他的历史著作尚未达到传统人文科学考据的学术研究标准),而是个作家、思想家及历史评论家。——维基百科 即使不以史学,而以一般读史者的水准而言,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也颇有可...
评分历史总是呈现断面给人们。至于能够从这断面看出些什么,便和个人素质有关。 柏杨的这本《中国人史纲》,是很适合于对历史有一点点好奇又不愿去啃那些文言文的读者的。可能有的读者会认为本书内容深奥、开史学先河,那么多有可能是因为之前对历史的认识仅限于课本、影视、小说...
评分很久之前就买了此书,在无数个卧榻前、晨光的熹微中断断续续,挺着不纠结纯粹想了解曾经发生过什么的探究精神坚持在看着。 看过刘瑜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柏杨先生此书——把它当做恐怖小说在看。看后不禁莞尔,因为对比她的评论“每一页都在讲人吃人、人杀人的故事”仔细看...
很早以前读过的。。。为了看晋朝的还得重看一编。。。
评分过年期间读的最好的书!
评分花了将近三个月终于看完了,可惜并没有深切觉得自己的历史知识涨了多少,唯独感触,往事勿要重来,那些愚昧封闭守旧嗜血的日子,希望永远都不要重来。若信了作者,便是儒家一生黑。
评分视角还是比较独特和犀利的,他是又多恨明朝啊,就差暴粗口了
评分十分简略,带有强烈的观点性,脉络比较明晰,评价还算客观,相比漫天乱飞的“通俗历史“更上一层,颇可一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