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重庆大学的教授。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1986)、《拯救与逍遥》(1988)、《走向十字架上的真》(1994)、《这一代人的怕和爱》(1995)等。
发表于2025-04-05
拯救与逍遥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的“读书报告”中基本上交代了自己与刘小枫先生的“学术因缘”。文字末尾有这么一截:至于(毕业)论文选题中的“意象”与“理想”,代表了我这么一个身处世纪转折点的八○后的学问态度。高中诗歌教学中给学生诠释“意象”常以“物象”为对照...
评分电影黑客帝国第三部的结尾处,NEO被钉在了熊熊燃烧的十字架上,接着一个充满着阳光的世界图景伴随着ORACLE慈祥的微笑和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将电影拉下了帷幕。直把电影院座位上的小开我看得一楞一楞的,怎么这就算是结尾了? 结局处的世界跟电影起始处的那个世界到底有啥不同? 至...
评分于我而言,《拯救与逍遥》是一本精简的哲学史,专注于西方启蒙至今的种种思想,而不离“解脱”这一路标——这也是我读哲学书之目的所在。又因它时刻与东方精神互相观照,凡推理无不极致,凡论述非要透彻,读起来非常畅快。 然而同样的知识,同样的历史,影映入不同的人心中,...
评分读这本书涉及一场对话,东西文化精神的对话,所谓的对话只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的,所用于比较之间的东西就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即使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本书中所写,也不能否认它是一本充满着思想与智慧的奇书,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思维方式。我们或许受来自传统的一种...
评分在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那个年代,写信成为最普遍的交流方式,除了同学之间写信,还通过各种交友小报上的信息来找朋友。我就和一位邯郸的男孩通过信,还互寄照片。后来,觉得大家不在一个层次,总写些生活琐事实在无聊,就断了。那时有一位在扬州读书的同学常常来信,他的字写得...
图书标签: 刘小枫 哲学 思想史 文化 文学 虛無主義 中国 随笔
拯救与逍遥》系刘小枫的代表作,曾引起中国学界很大的震动。本书讨论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并以比较的方式展开讨论。比较的双方是东西方的文化形态,其实质在于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际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
本书的比较并非坊间流行的泛泛之论,言约指博,而文辞犀利,在特定方面充分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争论。作者以其激情洋溢但不乏客观的态度对东方文明中诸因素作了深入探讨,并对西方文化语境中的特出人物与思想进行了详尽分析,彰显既往文化比较之误区乃至荒谬,以突显在本书中,作者所涉猎的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承担之际可能的希望与真理之路。
本书开篇分析了价值现象学的精神冲突;绪论研究了诗人自杀的意义,以下五章系统诠释了中西方思想在社会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及思想形式上的异同。全书结构清晰、理论深刻、观点新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化背景、文学意义及思想形式上的异同。
我坦然,我读不懂······
评分活一万年你也不厌倦
评分前几章可以看到宗导课程的源头,第四、五章尤好,关于虚无主义的渊源,西方哲学的脉络和基本精神……但觉得中国方面可能有些……牵强?……
评分长话短说:1.很不忍打三颗星,但四星的定义是推荐,自己读完并不觉得是必读书。2.读书量惊人(尤其是本书初版于80年代),文笔非一般地好(很想拜读刘老师高考作文),但也极其啰嗦(修订本前言略矫情)。3.读每一页都惊叹于作者的学识,可谓学贯中西。作者对当代精英学生的吸引力远超刘军宁,非常容易理解。4.可惜无数涓涓细流最后未能汇成一条壮观的大河,因为缺乏整体论证框架,最后成为单独看很有价值的无数读书笔记。5.两面作战,左反倡导儒家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右反西方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心仪有道德谱系、超越精神和绝对价值的基督教。好奇作者现在怎么看基督教。6.但无论具体观点有无变化,我的感觉,刘老师这么多年的学术追求其实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肤浅、庸俗和主流的不屑。别人津津乐道者,刘必唾弃之。
评分活一万年你也不厌倦
拯救与逍遥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