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创建文学团体创造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安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教书、编辑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参加“左联”。1933年迁居杭州。抗日战争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迟桂花》、《出奔》等。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收录在《沉沦》里。《沉沦》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正如我现在的颓丧,没有生活的目的,没有清晰明确的人生追求,整日在游戏和情欲中寻求刺激麻木自我。读完后让我想到的是在这样一副场景:窗外透过清晰地金黄的阳光,而一个青年正蜷缩在被窝中。读这文章正如在面对自己
评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五四文学革命具有普遍的思想启蒙意义,伴随而来的必然有个人意识的觉醒,故而,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觉醒者的形象,《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沉沦》中的“他”便是这当中相似却又相别的两例。 那么,且看文本《孤独者》和《沉沦》。顾名思...
评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作了情人吧。”看到郁达夫在《沉沦》中的这句话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他终于憋不住了啊。 今天看郁达夫的小说,算是理清了一点他把性苦闷和对国家的失望/期望连接起来的原因。之前我觉得这很不可理喻...
评分多看版。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比之前多看了一篇南迁。更佩服郁达夫的描写之到位。只是依然是自卑性压抑被排外的少年。
评分唯一区别其与“叙事中的滥情倾向当作是外国的浪漫主义加中国的'有诗为证'写法”的地方是在描写男女恋爱的时候揭示了知识分子的欲望和挣扎。《春风沉醉的晚上》带着一种病态的又纯净的美。
评分好在哪?!无病呻吟啊感觉。
评分《沉沦》抛开最后一段,活脱脱一个人间失格太宰治。郁达夫怎么说呢,第二遍看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喜欢《迟桂花》。郁达夫文章的用意掩盖不住他那种颓废的气质,所以创造社什么的,真是辣鸡。
评分估计那时候觉得共产党就是理想就是我们的地方,呵呵。她是一个贱女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