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英時先生於200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剋魯格”奬。此奬項被稱為人文學科的“諾貝爾奬”。餘先生是前後三屆五位獲奬者中唯一的華人。香港浸會大學陳緻教授先後三次訪問餘先生,請餘先生暢談學術與人生,內容頗豐。前麵兩篇曾先後在《明報》發錶,第三篇是應中華書局要求,為本書做的專訪。附錄兩篇,之一是劉夢溪先生訪問餘先生的《為瞭文化與社會的重建》,之二是餘先生自撰《我走過的路》。這兩篇對深入瞭解餘先生生平與學術都非常有益。
發表於2025-02-24
餘英時訪談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保持和發展一種超於個彆問題之上的整體把握] “曆史研究雖必須從具體問題著手,但又不能陷於一個個的細節考證之中,隨時隨地都要保持和發展一種超於個彆問題之上的整體把握。……從‘證’的角度說,陳寅恪的史料掌握也不比陳垣高。但說到‘論’,陳寅恪的結構是陳援庵所不及...
評分 評分 評分本書既有餘氏的自傳性記述(代序),又有劉夢溪的訪談《為瞭文化與社會的重建》,後者且是經餘氏自己的建議而加上的。看起來陳緻的訪談中餘氏麵目顯得藹藹和煦,而劉夢溪訪談中則顯得威儀棣棣。大約陳緻的訪談以後輩請益的方式齣之,而劉夢溪訪談則有同道切磋之味吧。
評分由於餘英時先生的學術地位和“敏感身份”(錢穆的新亞書院早期弟子,颱灣研究院院士),大陸著名齣版社與餘先生的關係一直是“猶抱琵琶半遮麵”,這本書好像是中華書局為餘先生齣的第一本書,自然是不敢怠慢,這本書的印裝是相當精美的。 曾幾何時,在大陸“萬馬齊喑”的時代和...
圖書標籤: 餘英時 訪談 思想史 文化 知識分子 曆史 中華書局 學術
看完瞭愈發覺得我為毛要去學什麼理論呢,明明當年本科想學古代的,而且最擅長最感興趣的也是文獻學,如今學瞭這上不上下不下來來去去二十世紀就幾十種的XX主義和XX理論,頓時感覺萬念俱灰。
評分這種書真的可以不讀的。
評分老人傢想法非常清晰而有力。 PS:裝幀太美瞭,我愛不釋手哇。(設計者還特彆貼心地把條紋碼放內頁不影響封底,謝謝。)
評分“要把金針度與人”
評分我不要再看他的訪談錄瞭,兩本看過,頭都發暈瞭……
餘英時訪談錄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