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0
余英时访谈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将会截取几个关键字,“中西文化、传统、历史、儒家”围绕这些词语的讨论可以说是此书的部分核心。它集结了陈致对余英时先生的两次访谈,从历史到哲学乃至现实世界的关怀,当然了一些学人的八卦也必不可少。
评分P38-P88 余英时对钱锺书、钱穆、胡适的评价 钱锺书:考据癖,"家学之外,主要受晚清遗老的影响。因此二十岁左右就已走上清代博雅考订的道路,《谈艺录》和《管锥编》都是明证","他读书是极为精到的,但他注意小地方太过了,所以他不肯谈什么大问题之类的,他根本不相信这类...
评分《余英时访谈录》作为一本文化访谈类的著作,摒弃了花哨地形式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这一部分余先生在书的序中做了一些弥补,但终归不是重点),单纯把学术本身和治学之道这两方面剖开揉碎,用一问一答的“录音整理”式架构,详尽地反映了余英时先生多年著作的精华,...
评分2012年8月12日 《余英时访谈录》的确不错。我爱读这一类的访谈,轻松,却又颇受启发。金针度人,这句话,很有意思。 姑且抄一些: P178: “如果文献记载有冲突,那我们就要解决冲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立意要摧毁什么,也不是要造就什么。我们看到不同的有矛盾冲突的材...
评分读这本书是为了做一个情绪上的调剂的——因为昨天刚啃完一本大部头的书,头脑昏涨,正好手头有余英时的这本访谈,就顺便看了。全书主体是香港浸会大学的陈致教授和余英时的先后三次访问(据《后记》,形式是越洋电话访谈而非面谈),后面加了两篇附录,之一是刘梦溪先生访问余...
图书标签: 余英时 访谈 思想史 文化 知识分子 历史 中华书局 学术
余英时先生于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此奖项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诺贝尔奖”。余先生是前后三届五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先后三次访问余先生,请余先生畅谈学术与人生,内容颇丰。前面两篇曾先后在《明报》发表,第三篇是应中华书局要求,为本书做的专访。附录两篇,之一是刘梦溪先生访问余先生的《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之二是余先生自撰《我走过的路》。这两篇对深入了解余先生生平与学术都非常有益。
亮点极多......
评分陈致采访余英时的记录,这本书共有四个访谈,前三个是陈致的采访,第四个采访是刘梦溪九十年代采访余英时的记录。第一个采访,可以说是余英时公开谈论自己的新作《朱熹的历史世界》,有很多说法是对于该书的介绍和说明。第二个采访是对于民国学术界的评论,可以与他对于胡适、顾颉刚、钱穆等人的研究相互参考。第三个采访是余英时治学自述,可以与邵东方的治学采访相互比较。第四个刘梦溪的采访,则是余英时九十年代参与国内舆论竞争的实录,许多话题就是对于大陆的回应。无论是新儒家、学术纪律、还是天人合一等问题,都是余英时对大陆的回应。这部书,有很多八卦,这是余英时思想史的特色,即学者八卦与思想评论结合的写作方式。
评分前半部分似未见什么新意,倒是后面刘梦溪的访谈,有一些更精彩的碰撞。不过作为访谈,刘似乎是失格的,成见太强了。而且限于访谈的体裁,也只能蜻蜓点水。装帧可喜,值得学习。
评分亮点极多......
评分访谈不可能有多深入,但涉及的话题都足以发人深思,读书受益大概就是指这些方面吧。
余英时访谈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