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伯林,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9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怀艾耶尔、奥斯汀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运动。二战期 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概念与范畴》、《自由四论》、《维柯与赫尔德》、《俄国思想家》、《反潮流》、《个人印象》、《人性的曲木》、《现实感》等。
发表于2025-02-02
俄国思想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直以来,字条和短信的拼凑,想到便随手记下,或许是连续的想法儿,却没有连贯的记录。现摘录部分尚能连读的,完全呓语,思想混乱,幼稚的胡言乱语,向伯林致敬,屠氏最高。 小学时第一批入队很自豪,虽然回忆起来略感讽刺,但我毫不怀疑当时的心情是真诚的,并不因长大后...
评分翻译相对来说 已经算很好了 比起看很多译本书的莫名奇妙的句子 喜欢伯林在书中的这样一段话 “欧洲思想上 ‘解放(liberation)’并非不寻常之事 所谓解放者 不是解答你的问题 而是转化(transform)你的问题——他将你置于一个新架构内 而结束了你的焦虑与挫折 在新架...
评分无边的阅读在焦虑中行进 ——我的2007年阅读纪事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年的阅读和写作,那就是:阅读比较世俗,书写比较功利。对许多读书人来说,可能阅读和写作是可以分开的,阅读单凭性情,写作亦是如此。蒙田有言,我若无兴便不下笔。那意思也是提倡阅读的愉悦功能,书读通...
评分摘自《科学时报》 作者:杨新美 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 俄国拉脱维亚的里加(当时属于沙皇俄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
评分摘自《经济观察报》 作者:王 焱 提起俄罗斯知识阶层这个题目,对于中国读书界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又大又沉重的题目。俄苏知识阶层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是一群“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近代中国跟俄国有很多难解难分的关系,不要说“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
图书标签: 以赛亚·伯林 思想史 俄国 哲学 俄罗斯 伯林 政治哲学 自由主义
这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生活命运和思想状况的学术著作。作者拣取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如赫尔岑、巴枯宁、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全面分析其思想特征及其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并将其置于整个俄罗斯和欧洲的历史背景之中。
思想、观点、文字和译笔的完美结合
评分翻译的不是一般地差
评分别林斯基说,“人民但觉需要马铃薯,而毫不觉得需要一部宪法——宪法只是受过教育但毫无势力的城市人欲求之物”,前天的新闻,应景。
评分柏林行文质朴流畅,思想深刻,尤其是时有格言式妙语。这个翻译不伦不类、不文不白,大有问题。顺便说一下,中国的文言句式向来不适合翻译西方作品,属于完全不同的句子结构。不是说文言不好:文言重意境,但很难传达思想。况且柏林擅长结构繁复的长句,也被文言的单字词弄得支零破碎的。对照《苏联的心灵》的译笔,高下立判!(可能有些读者看到诘屈聱牙的半文言就认为古雅?那这种半吊子的文雅不要也罢,真要欣赏文言妙笔何不直接上溯庄骚班马屈宋,至少也可看看林琴南的译笔!)再补充一句,这种拿腔拿调的翻译文体,和柏林的审美旨趣似乎大相背离。柏林很多文章都是发言稿,试问谁会拿这样的稿子上台去念?借用鲁迅先生的话,那可真的是脑子有点“贵恙”了。
评分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一本书
俄国思想家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