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傑,1973年10月,生於四川成都平原一個美麗的小鎮。十三歲開始發錶文學作品,中學時代發錶各類作品十餘萬字,並多次獲奬。思想早熟,承接八十年代思想解放運動之餘緒,崇尚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2000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在北大求學期間,創作近兩百萬字的文化評論和思想隨筆。1998年,部分作品結集為《火與冰》齣版。在北大百年校慶的大背景下,該書對北大現狀及中國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尖銳批判和深切反思,立即在讀者和學界引起巨大反響,並被視為九十年代以來知識分子批語立場和獨立精神迴歸的標誌之一。該書迅速風行大學校園,印行近百萬冊。近年來,主要緻力於文化批語、時緻批評的寫作,同時嘗試小說、遊記、報告文學等跨文體寫作,並繼續近現代文學史和思想史方麵的學術研究。迄今為止,已經齣版作品十餘部,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處女作《火與冰》被席殊讀書俱樂部評為1998年“十大好書”(文學類)之一;社會評論《為自由而戰》獲《亞洲周刊》(英文版)“2000年度最佳評論奬”;2002年獲紐約萬人傑基金會之“萬人傑文化新聞獲”;2003年入選美國“國際訪問者計劃”;2004年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訪問學者,法國文化部訪問學者。現為獨立寫作者,獨立中文作傢筆會會員、理事。
餘傑,1973年10月3日生於成都平原一個小鎮。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在校期間,雖身居校園,卻時刻關注時代和人生。這裏所說的“抽屜文學”,主要是指他在大學時代所寫的一係列散文,包括隨筆,筆記,雜文,論文等,收入他自己油印的四本集子《行者手記》《明天》、《遠方》、《思人》。文中“所思所想 ,所呼所喊 ,無不字字鋒芒,不留餘地” 於是,一方麵他的行文中充滿瞭赤誠率直的青春朝氣,而另一方麵,又往往錶現齣思路見解的離經叛道和偏激淺稚,所以大多難以發錶,隻能抽屜深深鎖文章,故而得來“抽屜文學”之名。後來由於一次機遇,纔由賀雄飛先生在“草原部落・黑馬文叢”中編選齣版,分為《火與冰》與《鐵屋中的呐喊》兩本結集。
發表於2025-02-24
鐵屋中的呐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昨晚和弟弟聊天。他問我關於餘傑的事情。他應該還小,對於餘傑或許不是非常瞭解。我給他傳過去餘傑早期作品電子版的《火與冰》。他很喜歡。之後問到我很多奇怪的問題。我告訴他,我不是餘傑的私人秘書或個人保鏢,隻是一個普通讀者而已,隻是在非常有限的歲月裏,將目光投注在...
評分人浮躁瞭,沒有耐心再看下去。把它帶迴來,放在書架上。 彆好書簽,就是這樣瞭。 也許有一天,再繼續看吧。
評分昨晚和弟弟聊天。他問我關於餘傑的事情。他應該還小,對於餘傑或許不是非常瞭解。我給他傳過去餘傑早期作品電子版的《火與冰》。他很喜歡。之後問到我很多奇怪的問題。我告訴他,我不是餘傑的私人秘書或個人保鏢,隻是一個普通讀者而已,隻是在非常有限的歲月裏,將目光投注在...
評分那天和一位大學時的老師通電話,偶爾提起《鐵屋中的呐喊》,老師很不客氣地批評說:“真是一本不如一本,《火與冰》裏還有點思想,到現在盡是些青春文字!” 我當下隻好唯唯,因為其時我還未讀到《鐵屋中的呐喊》。現在讀完瞭,我要對我尊敬的老師說一句:吾之所見有異於是...
評分那天和一位大學時的老師通電話,偶爾提起《鐵屋中的呐喊》,老師很不客氣地批評說:“真是一本不如一本,《火與冰》裏還有點思想,到現在盡是些青春文字!” 我當下隻好唯唯,因為其時我還未讀到《鐵屋中的呐喊》。現在讀完瞭,我要對我尊敬的老師說一句:吾之所見有異於是...
圖書標籤: 餘傑 雜文 鐵屋中的呐喊 思想 隨筆 中國文學 中國 文學
高中啓濛閱讀之一 “革命首先……引起……反叛精神;然後……否定……以……肯定自身”
評分12歲的精神啓濛讀物,那時去他的簽售會+講座,萬人空巷,在圖書館的講堂裏搞講座,過道上全都是人,水泄不通,當時讀初二的我拿個筆記本速記瞭30多頁。
評分年輕人的呐喊,中國應該有更多的人與他同行
評分高中時讀的,那時我居然把餘傑都讀瞭……
評分給瞭我很大的啓發
鐵屋中的呐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