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发表于2025-02-07
玻璃球游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花了一个礼拜,也许还不止,每天两三个钟点,终于把它看完了,这明显是一部后劲绵长的作品,只要有这个耐心把它看完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十分值得的。 简单来说,作者试图使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从内心来说,更确切地说,是希望是理想世界最终影响世...
评分《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晚年创作的一部作品,从构思到付梓出版长达12年,可以说该书可以作为黑塞本人一生思考的总结。凡读过黑塞作品的人都清楚的晓得:世俗世界与理想精神世界的冲突与调解是黑塞从始至终思考的主题,如果就黑塞作品作一个简要的概括或梳理出一个脉络,我比较倾...
评分 评分越纯净的东西往往越脆弱,越是复杂矛盾的东西越能长久的存在,这是三岛由纪夫在小说中不断强调的,放在这里进行解读也很恰当。卡斯塔里是智慧乌托邦,在卡斯塔里建成之前,智慧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人们时而智慧时而愚钝,有时可以摆脱生活琐碎而有时不行。生活与智慧这两者的...
评分图书标签: 赫尔曼·黑塞 小说 德国 哲学 黑塞 德国文学 文学 外国文学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是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l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升华,直至团体的最高顶端,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对民众是不可能有所贡献的。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玻璃球游戏》是老年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体验的结晶。十二载的苦心创作,作者几乎动用了一切文学手段:诗歌、小说、格言、书信、传记、文学理论等,应有尽有,各种题材在书中既打成一片又相对独立,附录中三篇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信仰者的传记尤为精粹,它们貌似互不相干,本质上却与整部作品浑然一体,密切呼应,令人叫绝。
《玻璃球游戏》由张佩芬翻译。
正文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高冷的上层精神组织。附录的三篇寓言更为犀利。
评分《悉达多》加《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的升级版
评分《玻璃球游戏》作为黑塞的晚年作品,更像是一部集大成论著,更富哲学味,不像是普通意义上的“小说”。黑塞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卡斯塔里在此世界汇集了精神方面的精华:音乐、科学、艺术与哲学,这里的“居民”不需要考虑任何与生计相关的东西,一切依靠政府给养,精英们把思想精华汇集成一种叫做“玻璃球游戏”的事物,听上去这像是一个综合体,综合了最纯粹最高级的精神层面。克乃西特作为这个世界的宠儿,得天独厚与自身修行,最后成了游戏大师,但是剧情急转,他抛弃了尊位,甘愿投身最初级的小学教师。这本书成于西方文明大巨变的战争时期,神性世界到理性世界的最后转身,当战争造成毁灭,人们开始思考世俗与精神的矛盾,信仰崩溃与世事爆发,对“执念”之类造成的最后冲击,在书中多有映射:尤其对“历史”的观点论述、克与同学的长篇对话等处。
评分黑塞幼童玩耍般搭建起东方风格的空中精神楼阁,糅杂自身经历(失败的婚姻、战时时经历、对下一代的关心……)对宗教、政治、历史及知识分子(人)终极追求的阐述,始终在热烈地投入生活和餍足地出走生活之间摇摆晃动。黑塞为自己的生命构筑了多种其他可能性,但无论做出哪一种选择,无论是克乃西特、约瑟甫、达萨还是黑塞,那种“不相信幸福的原罪”都将反复提醒他们仍然是受困于玻璃球内壁上缓慢爬动的窒息昆虫。无法反抗,无法选择,只能等待。
评分前面序言很棒,开头部分真他妈流水账。另对于一个有明确价值观的人来说,这种书太没有必要了。一个人就算别人说你是错的也应该一条路走到黑,因为那样最快。最重要的是没有对错,纠结才是最可怕的事。能快点失败快点再次试错也比纠结徘徊不前要好。
玻璃球游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