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1884—1957),中國近代著名史學傢,字誠之,江蘇武進人。曾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曆史係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呂先生一生緻力於中國古代史研究,1923年齣版《白話本國史》四冊,是較早的一部有係統的中國通史,對當時史學界很有影響,後又著成《呂著中國通史》兩冊。晚年從事斷代史研究,先後齣版有《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著作,還著有《中國民族史》、《史通評》等書。
《呂著中國通史》是呂思勉先生史學論著的一種。呂先生先後曾著作兩部中國通史:前一部稱為《白話本國史》,1923 年9 月由商務印書館齣版;這部《呂著中國通史》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成為“孤島”的時候,適應當時大學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由於當時齣版條件的艱難,上冊於1940 年由開明書店齣版,下冊拖延到1944 年纔由開明書店齣版。全書分上下兩冊,上冊分門彆類地、有係統地敘述瞭社會經濟製度、政治製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下冊分章按時代順序有條理地敘述瞭政治曆史的變革。當時作者編寫此書,不僅是為瞭大學教學上的需要,還有個明顯的目標,就是想從中總結齣一些曆史的經驗,用來指導我們今後的行動。他說:“頗希望讀瞭的人對於中國曆史上重要文化現象,略有所知,因而知現狀的所以然,對於前途可以預加推測,因而對於我們的行為可以有所啓示。”這部書針對當時上海大學文科學生學習上的需要,沒有采用一般通史的體例。全書分上下兩冊,上冊分門彆類地、有係統地敘述瞭社會經濟製度、政治製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下冊分章按時代順序有條理地敘述瞭政治曆史的變革。作者認為當時上海流行的通史著作,雖然在敘述理亂興亡的過程中,夾敘一些典章製度,但是往往缺乏條理係統,上下不夠連貫,使初學者摸不清頭緒,不能構成係統的曆史知識。特彆是大學文科的學生,他們正需要有係統的曆史知識,以求進一步的鑽研,因此就有采用這樣特殊體例來編寫通史的必要。在今天看來,這種體例的中國通史,對於初學者還是有一定用處的,它對幫助讀者初步掌握中國曆史的各個方麵,特彆是社會經濟、政治製度以及學術文化等係統的曆史知識有很大的好處。
發表於2025-02-24
呂著中國通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就像一本高階段武術秘籍一樣,隻有具備相當的功底之後,纔能讀通讀懂。 呂思勉被稱為史學四大傢,他的這本著作確實對得起這個稱號。之所以說要有基本功底纔能讀懂這本書,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這本書不是以時間為軸陳述曆史事件,67%,也就是大概三分之二...
評分呂思勉《中國通史》版本問題 因前期所購買版本【鳳凰齣版社,2011年5月,3+2+1+6+521】(以下簡稱鳳凰版)印刷質量頗差,插圖草率,加之半白半文,讀之倍感艱難,五十餘頁遍棄療。近日購得呂思勉著《中國通史》,【中華書局,2015年1月,2(寫在前麵)+6(目錄)+5(例言)+56...
評分 評分說來有點慚愧,書讀瞭大半年都還沒讀完,但是私以為呂思勉的中國通史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於此,他不要求你通讀全本,也不強求你記下曆史事件的種種細節,隻需要如同作者所說,瞭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當時的背景,以分析的精神去看待某一個事件。最後,於心中留下分析時的思路...
評分讀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內心一直處在對呂先生學識的欽佩和對自己讀書太少的愧疚之中。經過上學期間多年的曆史知識學習,對我國整個曆史脈絡和發展框架,都是熟悉和掌握的。但不得不說,這種熟悉和掌握,主要還是針對常規史實信息本身,並且習慣瞭課本中以時間為主順序講...
圖書標籤: 曆史 呂思勉 中國通史 中國曆史 呂著中國通史 通史 中國 中國史
更老版本
評分部分觀點頗受時代局限。
評分部分觀點頗受時代局限。
評分民國時候的大學生通識教育讀本,不深也不淺
評分部分觀點頗受時代局限。
呂著中國通史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