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他的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出版文集《双城杂笔》《这一代的事》等三十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发表于2025-02-02
英华沉浮录 1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標題與正文僅作《英華沉浮錄Ⅰ》讀後感) 近來看到的一則微博新聞——“理科生算出宋詞高頻詞彙,人人都能寫宋詞”,說的是某一網友拿《全宋詞》做基本,算出其中的99個高頻詞彙,不同的排列組合能夠組成不同詞作,繼而言之“文科生可以被消滅”了,人們不用再羡慕文人墨客...
评分现今这个时代是适宜读董桥的,他的旧时月色还在不远处的天空遥照,令人沈醉驰往,而他对世间万象的洞悉又时时警醒终日营营于六便士的我们。这一套海豚版的《英华沉浮录》共六卷,是作者为香港《明报》撰写的“以语文为基石”的专栏文章汇编,既有董桥一贯风格的书话小品,又...
评分1、董先生的文章像个考究的绅士。客气而礼貌,不随便交朋友。是的,有种高姿态,他对读者是有门槛的; 2、好的作家应该有知识有才情,优秀的作家还应有诗意有趣味,明显董先生是后者; 3、散文写得精简、干练,的确如他所说“不长皱纹”; 4、短文写的行云流水且有趣是个技术活...
评分1. V. S. Pritchett Man of Letters开头: If, as they say, I am a Man of Letters I come, like my fellows, at the tail-end of a long and once esteemed tradition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writing. We have no captive audience. We do not teach. We are rarely academi...
评分《英华沉浮录》共六卷,时间跨度从1995年12月4日到1997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香港正脱离英国女王的裙裾遮蔽,一直近在身侧的祖国,巨大阴影此时切切实实地罩在港九上空。紫荆花绽放在五星红旗下,舞照跳马照跑的景象下恍惚一切如昨,可风自北方来,香港人心中一定都有自己的春...
图书标签: 董桥 散文 随笔 英华沉浮录 香港 散文随笔 董橋 中国文学
《英华沉浮录1》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文章能寫到這般舉輕若重,萬物生情,是多年才、學、識熔鑄後的稟賦。
评分專欄集,短小卻有趣。尤其談及名人軼事,諸如羅素的口述寫作牢獄中更見佳作, 撕爛《通鑒》包脂麻,“印度對人類的貢獻是零”……種種,都不禁令人眼界一開之餘忍俊不禁。印象深刻是討論“被”字用法那篇,細想之下,確實,儘管常是如此用法,卻只是追尋語感,原來也是講得出道理的。
评分读书笔记的一卷,这部书用特种纸做封面实在有些可惜,因为我恰恰从这些小文章里读出董桥的滋味来,可是装订却那样松散。发现董也是燕山夜话和阅微草堂笔记的爱好者真是愉快,小品集里有谈马克思的文章,过两天再读。
评分这个时代前进的节奏似乎已经与这些细品文藻之美的节奏搭不上调了。我们追数据,跑指标,轰轰烈烈地与生活工作中各种事情着急。有时,多谈风月,少动肝火也不是件坏事儿。短短的,甜甜的,淡淡的,浅浅的。
评分这个时代前进的节奏似乎已经与这些细品文藻之美的节奏搭不上调了。我们追数据,跑指标,轰轰烈烈地与生活工作中各种事情着急。有时,多谈风月,少动肝火也不是件坏事儿。短短的,甜甜的,淡淡的,浅浅的。
英华沉浮录 1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