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本书是《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的姊妹篇,作者继续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最近连续读了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吴思的《血酬定律》和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虽然所谈古今中外各有不同,但核心确似乎都集中于一点,即国家的监督机制。这里面,林达谈的是美国,可以看出林达对美国的国家监督机制深表赞许,并称其为成功的“收银机”系统;吴思和易中...
评分分别是《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这套书很引人入胜,作者旅美多年,以书信体的方式记录了美国历史、文化、政体与法制,深刻而独有见地,文笔诙谐流畅。很难看到介绍如此具体详尽且又细致入微的“扫盲”丛书——连...
评分对中国人来说,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居然有一天会被这个国家的制度弹劾,那是很奇怪和陌生的事情。这件事情,在二十世纪的确发生了。 为中美建交做出“赫赫”贡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很多人不理解的情况下,下野了,其实,中国在几十年前也有过下野的总统,他姓蒋...
评分叙事平庸、语言乏味的《江城》,足足折磨了我一个多月,终于还是没能战胜“读必读完”强迫症,而艰难的把它读完。且不说到底是原著还是译文的问题,是文化差异还是阅读偏好的缘故,总之算是把这本描述中美差异化的传说中的佳作搞定了。读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觉得阅读时间、精...
评分和林达的前一本不同,这本书我读得索然无味。 美国的三权分立我是比较了解的,甚至敢说比作者了解——这怎么看都像是在说大话,因为我一没去过美国二没有作者的经验多,但我仍旧坚持我的看法。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豆瓣里有人说林达根本就是亲美派的痕迹——作者对于美国的...
到现在我也会经常犯糊涂分不清Republican和Democrats。对于我这种政治白痴,这书却依然看的津津有味,足以说明作者的实力了。美国的大选还真是写也写不完。上一本搞明白了O J Simpson,这次搞明白了水门。想起Prof. Downes之前课上表现出的对politics的兴趣和大家毫不含糊的参与,现在的确更容易理解了。如果当时我已看过这书,一定也更有兴趣去听大家的想法,而不是像当时和其它几个中国同学一起叫苦连连。看的时候忍不住想林达夫妇对于Obama这个第一个黑人总统,一定也可以有很多话要说。美国的政选风格还真是处处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精神。如果一路以来的历史政治法律教程都这么有趣就好了!
评分“站到大街上,这些陪审员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不堪一击,然而,站在法庭上,他们甚至能够阻挡总统和白宫。这就是一个机制的作用。”
评分“不论你所坚持的这种价值观多么美好,当你要求这个世界只局限于一种价值观的时候,当其不仅仅表现在严以律己,还发展成苛以待人的时候,这种价值观就可能是禁锢思想的,也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它容易走向极端。”明白了美利坚的伟大之处,其实我不了解的是中国。
评分林达老师更加靠不住……
评分上一部是说美国宪法和若干修正案,这部开始说美国政府运作机制:即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分权,相互牵制,形成了美国宪法框架下的政府“收银机”。目的还是一个:保障宪法的执行和人民的自由,防止政府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对人民的奴役。 书中介绍的经典案例是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的“旅行室门”“档案门”“白水门”,还有辛普森案件的后续民事赔偿诉讼。 另外,介绍美国的移民政策和移民福利很诱人啊。 从内容上看,和前一本相比,显得有点罗嗦散漫和理想化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