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現代散文傢、詩人。文學翻譯傢。原名柵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啓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1906年東渡日本留學。1911年迴國後在紹興任中學英文教員。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五四”時期任新潮社主任編輯,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發錶瞭《人的文學》、《平民文學》、《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論文章,並從事散文、新詩創作和譯介外國文學作品。他的理論主張和創作實踐在社會上産生瞭很大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五四”以後,周作人作為《語絲》周刊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寫瞭大量散文,風格平和衝淡,清雋幽雅。在他的影響下, 20年代形成瞭包括俞平伯、廢名等作傢在內的散文創作流派,一個被阿英稱作為“很有權威的流派”(《現代十六傢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思想漸離時代主流,主張“閉戶讀書”。30年代提倡閑適幽默的小品文,沉溺於“草木蟲魚”的狹小天地。此時直至40年代所寫的散文,格調“一變而為枯澀蒼老,爐火純青,歸入古雅遒勁的一途”(鬱達夫《〈中國新文學大係〉散文二集導言》),影響日益縮小。 抗日戰爭爆發後,居留淪陷後的北平,齣任南京國民政府委員、華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教育總署督辦等僞職。1945年以叛國罪被判刑入獄,1949年齣獄,後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學齣版社從事日本、希臘文學作品的翻譯和寫作有關迴憶魯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澤瀉集》、《談龍集》、《談虎集》、《永日集》、《看雲集》、《夜讀抄》、《苦茶隨筆》、《風雨談》、《瓜豆集》、《秉燭談》、《苦口甘口》、《過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詩集《過去的生命》,小說集《孤兒記》,論文集《藝術與生活》、《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論著《歐洲文學史》,文學史料集《魯迅的故傢》、《魯迅小說裏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迴憶錄《知堂迴想錄》,另有多種譯作。
古人勸人讀書,常說他的樂趣……此外的一派說是讀書有利益……我所談的對天這兩派都夠不上,如要說明一句,或者可以說是為自己的教養而讀書吧。既無什麼利益,也沒有多大快樂,所得到的隻是一點知識,而知識也就是苦,至少知識總是有點苦味的。古希伯來的傳道者說,“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就加增憂傷。”……可是無論如何,寂寞總是難免的,惟有能耐寂寞者乃能率由此道耳。
記得以前看《書中書》,並不太厚的一本,終於沒有堅持下來。因為實在是一種煎熬。董橋的很多文章如此,《知堂書話》亦如此。皆因他們都是記錄讀後感的文章。 他們評論的書,如果看過自然好,無論與其意見相同或相左,都可以參與其中,品齣些味道得到些收獲。可倘若沒有看過,那...
評分周作人知識真是淵博啊。見識也不差。 但就書評較之文風與之相近的梁實鞦來說,周氏雖切,略少趣味。梁氏雖諧,不甚達詁。
評分書一路散漫地看來,竟然不知不覺暗閤瞭知堂先生早已埋下的路徑。草木鳥獸蟲魚的,玩物的,市井的,故事的,誌怪的……重溫也溫的是《聊齋》、《西遊》、《閱微草堂》等等,入門也入的是《百喻經》等等,愛也愛的是《花鏡》、《楊柳風》等等。慢慢地,越發看齣先生文章的好處,...
評分明清舊小說知堂老人愛讀,我也愛讀。知堂老人說,作文要通,應該從讀小說開始。很有些道理。其實不光是作文,要想“通”中國的舊文化舊學識,從明清舊小說開始應是條終南捷徑。這話不是誇張。我自己現在還懂那麼一點文史知識,對傳統文化還有那麼一點興趣,就是拜少年時...
評分看瞭這全五冊,不得不承認,周作人確實是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作者看書,總結這些文章下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 1.拿到此書後,看書的紙質、封麵、裝幀,來看書的收藏價值; 2.對書的作者有一定瞭解,瞭解作者的主要思想、生平經曆,還有手頭上這本書對應作者主要什麼思想,價...
四十歲後讀知堂。這是讀書界的共識。雖然以我淺薄的閱曆,我無法品味知堂的苦雨茗茶,但是明清的輕靈性靈確實有的體味的。
评分一大包香瓜子兒,要慢慢嗑:)
评分此人讀書極多,極多~ 和他的哥哥相比,弟弟更為學究。
评分鍾叔河眼光很好。也省瞭翻檢之苦。
评分鞠躬…… 不住在架前站瞭又站。想買卻又不敢。到後來,就這麼著,分瞭許多天,一點一點看完。有一天它會到我的架上吧。與幾米和哈利波特一塊兒,站在第一排。在黑夜裏嚮我問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