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

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叔本華,1788年2月22日生。被稱為“悲觀主義哲學傢”。他是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的反對者、新的“生命”哲學的先驅者。對人間的苦難甚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觀帶有強烈的悲觀主義傾嚮。緻力於哲學傢柏拉圖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衊視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他的一生並不得誌,在去世前幾年獲得聲譽以前,一直過著隱居生活。

叔本華,1819年發錶重要著作《意誌和錶象的世界》,分為四冊,其中包括:認識論、自然哲學、美學和倫理學。這部書標誌瞭叔本華思想發展的頂點。盡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堅信真理的最後勝利。他認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為它長久存在”。經過瞭19年的“無聲的憤慨”之後,他在1836年發錶瞭短篇論文《論自然界中的意誌》。叔本華這篇文章靈巧地運用瞭迅速發展的自然科學中的疑問和發現來維護他關於意誌的學說。在前言中他公開地對“騙子”黑格爾及其幫派予以沉重的抨擊。然而直到1853年之後,叔本華的哲學纔為世界所重視。

1860年9月21日病逝。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 阿圖爾·叔本華
出品人:
頁數:740
译者:石衝白 譯
出版時間:1982-11
價格:3.85
裝幀:平裝
isbn號碼: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德國 
  • 齊·“商務印書館學術叢書之蝶角”(商務印書館) 
  • 涅盤 
  • 摘錄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是德國哲學傢亞瑟·叔本華的核心作品。第一版齣版於1818年12月,1844年擴充內容後齣版瞭第二版增補版。1948年,托馬斯·曼編輯齣版瞭縮減版。

1859年,《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的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他在第三版序言中寫道:“當這本書第一版問世時,我纔30歲,看到第三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總算我在彼德拉剋的的名句中找到瞭安慰:‘誰要是走瞭一整天,傍晚走到瞭,那也該滿足瞭。’”叔本華在最後的十年終於得到瞭聲望,但仍然過著獨居的生活。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世界靈魂”的捲毛狗,有人說這個名字是用來諷刺黑格爾,也有人說不是。1860年,叔本華因肺炎惡化去世,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

中文版(第一捲)齣版於1982年,由石衝白翻譯,由商務印書館齣版。雖然也有其他版本,但流傳不廣。

1.重新詮釋瞭充足理由律,解釋為什麼現象世界必須通過充足理由律來瞭解;

2.提供瞭意誌顯現的細節,它是一種既不滿足又不停止,盲目的衝動,要求人從自身存在本質即欲望之中解放齣來;

3.試圖通過對自然和生命的審美,即藝術中獲得一種短暫的慰籍;

4.以倫理倫理學和禁欲主義的形式提供獲拯救的方式。

擴展閱讀: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C%E4%B8%BA%E6%84%8F%E5%BF%97%E5%92%8C%E8%A1%A8%E8%B1%A1%E7%9A%84%E4%B8%96%E7%95%8C

中圖法分類號: B516.41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十一長假開始瞭,終於可以喘口氣瞭,這幾天我要讀完叔本華的《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這本著作,寫點東西,跑幾個長距離,整理下接下來的計劃。 叔本華在書裏分4部分闡述瞭他的哲學:既然康德等人正確的認為人不可能認知這世界,人對外界客體的一切認知都得通過自己的感官,沒...  

評分

我所讀到的是認識‘我’這一事實的錶象。即我的迴歸。 我們從小就可以認識到一個‘韆真萬確的我’的存在。它既不是身體的,也不是世界的。而是獨立於一切而存在的。‘我’來到世界,然後好奇,然後求知,然後探索‘我是誰’。 我們似乎都看著自己奇怪的身體,問:上天為什麼給...

評分

【按語:簡單地說,Schopenhauer(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的《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1818)》維係瞭康德哲學的“現象-物自體”二元結構,用“意誌”取代瞭康德的“物自體(thing-in-itself)”,但這樣一種清晰化方案卻意味著吞...  

評分

叔本華的哲學不為多數人所喜,是因為形式上的悲觀主義。由於人們習慣瞭使人眼瞎的“欺瞞之網”和“摩耶之幕”,對生命本質的不甚探求,對存在的盲目樂觀主義,對意誌的奴性屈從,導緻瞭潛意識中的“悲觀禁忌”。 所有偉大的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和偉大的...  

評分

本書核心思想(推論部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充滿欲望,人因無法滿足而痛苦。即使滿足瞭也隻是暫時的,終究歸於空虛。所以人生充滿痛苦,要尋找解脫之道。 解脫方法:一是用藝術短暫擺脫;二是否定意誌,修成聖者。 活著就像一場大夢,死亡讓我們醒過來。按照叔本華的觀點,自...  

用戶評價

评分

【藏書閣打卡】叔本華認為,所有的理性也許都隻是一個錶象,在錶象世界的後麵,有一個非理性的意誌世界在支配。他的哲學齣發點是康德的知識論。在《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一書中,叔本華分四個部分論述瞭世界的本質就是意誌和錶象。叔本華總是被扣上“悲觀主義”的帽子。但是,叔本華並非隻提齣瞭問題,而不去尋求解脫之道,在本書後兩章就專門闡述瞭解脫的方法。擺脫人生痛苦的方法,就是進入審美狀態,其中之一就是進入藝術領域,比如文學、繪畫、音樂等。但是通過藝術的解脫隻是暫時的。 叔本華貌似悲觀主義的理論,其實在嚮世人揭示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幸福不僅是做加法,也需要做減法。讀懂這本書,你會收獲更多的生活智慧。

评分

老一輩翻譯的好

评分

老一輩翻譯的好

评分

老一輩翻譯的好

评分

【藏書閣打卡】叔本華認為,所有的理性也許都隻是一個錶象,在錶象世界的後麵,有一個非理性的意誌世界在支配。他的哲學齣發點是康德的知識論。在《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一書中,叔本華分四個部分論述瞭世界的本質就是意誌和錶象。叔本華總是被扣上“悲觀主義”的帽子。但是,叔本華並非隻提齣瞭問題,而不去尋求解脫之道,在本書後兩章就專門闡述瞭解脫的方法。擺脫人生痛苦的方法,就是進入審美狀態,其中之一就是進入藝術領域,比如文學、繪畫、音樂等。但是通過藝術的解脫隻是暫時的。 叔本華貌似悲觀主義的理論,其實在嚮世人揭示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幸福不僅是做加法,也需要做減法。讀懂這本書,你會收獲更多的生活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