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將《群書治要》的嘉言整理為六個大綱:君道、臣術、貴德、為政、敬慎、明辨,每個大綱中,又歸納瞭若乾條目,對現代人的德行、修養、工作、學習、生活等都有著寶貴的指導和藉鑒。唐朝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曾令諫官魏徵及虞世南等,整理曆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四史、諸子百傢中有關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代,自一萬四韆多部、八萬九韆多捲古籍中,“采摭群書,剪截淫放”,於貞觀五年(631年)編輯成書,計六十五部約五十餘萬言,取名為《群書治要》,“治要”,即治國必須遵循的綱要、理論與方法。《群書治要360》不僅是魏徵嚮唐太宗進諫的重要理論依據,也是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參考。
發表於2025-02-02
群書治要360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謙德內在謙虛,外在流露尊貴的光明,謙卑而道德無可超越。 「1」榮辱之責,在乎己,不在乎人 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捲三十...
評分這本書感覺是值得通讀一遍的。目的在於查漏補缺。它是一些章節片段摘抄,把修齊治平相關的東西獨立抽齣來瞭。 書中編者說,在十年之內,每年會推齣一本,每一本有360句話。我在書店確實已經看到有很多本齣來瞭。 這本書好在通篇經典,可誦讀。缺點是通篇經典,不給人留一點空...
評分謙德內在謙虛,外在流露尊貴的光明,謙卑而道德無可超越。 「1」榮辱之責,在乎己,不在乎人 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 ......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捲三十...
評分「1」賢者在朝 使賢者為之,則與不肖者規之;使智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使修士行之,則與奸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捲三十八·孫卿子) 讓賢能的人為政,卻和不賢的人去限製他;讓有智慧的人謀慮政事,卻和愚昧的人去評論他;讓品德良好的人施行政令,卻和奸邪的人懷...
評分‘微漸’,事物的苗頭或徵兆。 ‘有時’,到瞭一定的時候。 小時候下五子棋,學瞭一個技巧,就很喜歡用技巧一開始就圍追堵截,因為一個疏忽就輸掉瞭。堵的有時也會覺道下的很沒意思。 沒有那種時時刻刻能圍追堵截到處處完美的時候,因為你講人未必願意聽得進去,而自己也會覺得...
圖書標籤: 國學 古典文學 中國曆史 管理 曆史 魏徵 群書治要360 經典
基本上可以看作皇帝的一本讀者文摘。皇帝忙於政務,沒有時間讀書,於是臣下為其編讀本,比如司馬光編資治通鑒,毛姆《人生的枷鎖》中提到的羅馬皇帝,還有現在各種黨校編的乾部讀本。這本書唐太宗應該還是看過的,比如書裏提到的水能載舟(孔子傢語)、三麵鏡子(申鑒)後來都成瞭他的名言。原書是以所摘錄的書為單位編輯,這本摘要的摘要則按內容分門彆類,更像是後來的類書體例。書名《群書治要》,還是以資治為目的,很多內容對普通讀者來說意義不大,對領導者可能有點參考作用,但因為都類似名人雋語似的體例,實際上問題也不可能講透,人名本身不是論證,所以也不必過於誇大這本書的價值,儒傢推崇賢者治國,多數內容還是講修身的,修齊治平的路子。此外這本書是唐初編定,到宋初失傳,以後又從日本傳迴來,保存瞭一些後來失傳的書籍內容
評分瞭解群書治要,可以一讀。
評分買瞭好幾年瞭,近期纔拿齣來每天早上看一點,陸續讀完瞭。立德、行善,做人的根本。
評分基本上可以看作皇帝的一本讀者文摘。皇帝忙於政務,沒有時間讀書,於是臣下為其編讀本,比如司馬光編資治通鑒,毛姆《人生的枷鎖》中提到的羅馬皇帝,還有現在各種黨校編的乾部讀本。這本書唐太宗應該還是看過的,比如書裏提到的水能載舟(孔子傢語)、三麵鏡子(申鑒)後來都成瞭他的名言。原書是以所摘錄的書為單位編輯,這本摘要的摘要則按內容分門彆類,更像是後來的類書體例。書名《群書治要》,還是以資治為目的,很多內容對普通讀者來說意義不大,對領導者可能有點參考作用,但因為都類似名人雋語似的體例,實際上問題也不可能講透,人名本身不是論證,所以也不必過於誇大這本書的價值,儒傢推崇賢者治國,多數內容還是講修身的,修齊治平的路子。此外這本書是唐初編定,到宋初失傳,以後又從日本傳迴來,保存瞭一些後來失傳的書籍內容
評分學習瞭
群書治要360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