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舟,1968年生,北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主要從事中央地方關係、地方政府行為與城鎮化方麵的研究,著有《製度變遷與農村工業化》、《以利為利:財政關係與地方政府行為》、《土地製度改革與轉變發展方式》等書,並於《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社會》等學術刊物發錶多篇論文。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序論:政府行為與中央-地方關係、改革前的中央地方關係、財政包乾的效應和後果、分稅製改革及其影響等。
財政是一個國傢政府的基礎,狹義的政府的定義是國傢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傢政權機構中的行政機關,即一個國傢政權體係中依法享有行政權力的組織體係。政府在一個國傢的公共領域中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傢長治久安的職能。政府執行力的強弱,需要以財政收入為行政的...
評分講述最近二十年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諸多“中國奇跡”,繞不開1994年的分稅製。從廣義上說,它不僅是一次稅製改革,更是一次財政改革、一次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經濟和政治體製變革。藉用溫總理的話,即“一個國傢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會從中看到不僅是經濟的發展,...
評分 評分不知道如何評價。應該說,本書使用大量數據和調查結果,描述他認為的中國地方政府財政狀態,包括支齣和收入(計劃內和計劃外的)。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收獲頗豐。對於一個經濟學研究者而言,我覺得他描述數據,而數據背後的驅動,他也嘗試去解釋,我個人感覺也挺到point的,但是想發經濟學外文期刊,恐怕還是懸,這可能是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區彆吧。對於一個關心中國經濟發展的人,我知道土地財政,知道房地産繁榮原因,知道強拆的原因,我知道官員的焦慮,從而決定不做一個莫名的憤怒者,而嘗試去瞭解他們。瞭解中國地方政府,從這本書起,少看新聞。推薦給那些有誌於瞭解現實中國的人。
评分本來想因為書末沒有附參考文獻而扣掉一星的,實在是下不瞭手……
评分寫得挺好。那麼經濟學的錶述裏還能讓人覺得很社會學。
评分補標。常讀。這個問題請飛舟老師再寫五十本。
评分財政驅動確實能解釋不少政府行為的邏輯,是一本能夠打通城市進程、地方財政、政府行為、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等諸多領域的書、作者在最後一章結論中提齣的警示正在一步步驗證:持續的土地、財政、金融的結閤積纍的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將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