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
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
本书收录张爱玲于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等。
《倾城之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却是在讲述一段不美的爱情,题目表面上流淌着的诗意,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算计和现实冲得荡然无存。白流苏所要的无非是“经济上的安全”和一张长期的饭票,而范柳原的计划是要流苏做情妇而不是妻子。他们不但有各自的打算,还非常清楚对...
评分《倾城之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却是在讲述一段不美的爱情,题目表面上流淌着的诗意,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算计和现实冲得荡然无存。白流苏所要的无非是“经济上的安全”和一张长期的饭票,而范柳原的计划是要流苏做情妇而不是妻子。他们不但有各自的打算,还非常清楚对...
评分近年来,海内外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张爱玲热”。尽管佳人已逝,但随着《小团圆》的出版,使得她本身更平添一分传奇色彩。“张爱玲热”不仅没有随着她的逝世而平淡,反而更“变本加厉”。张爱玲无疑是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传奇,尽管当时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放不下一...
评分近年来,海内外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张爱玲热”。尽管佳人已逝,但随着《小团圆》的出版,使得她本身更平添一分传奇色彩。“张爱玲热”不仅没有随着她的逝世而平淡,反而更“变本加厉”。张爱玲无疑是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传奇,尽管当时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放不下一...
评分张爱玲的文笔有一种诡异的美。你说它是在黄泉路上一路生长会开出的妖娆而邪魅的曼珠沙华,还是会在夜晚华美现身而后又怕羞似地谢幕的昙花,都好。但是都不足以道出这个女人,她的内心,和她的思想。 曹七巧,恐怕是只有她的笔下才会出现的人物。一个从麻油店里出来的略有姿...
旧时代女人的故事,由张爱玲的笔写出来,带着一骨子阴冷的刻薄,到底她是看得太透故而冷静非常。这一本九篇读下来,觉得最好的倒不是《倾城之恋》,而是《金锁记》,为季长安长叹一声
评分换一版本再读一遍,发现五年前读过的这些故事记得的只有前面三篇。这本书里生活着——也许用生存更合适,很多不同却又相同的女人,她们与自己较劲,与身边人较劲,与命运较劲,最后还是躲不开孤独悲惨的宿命,如果能平淡回忆往事已是万幸。
评分如果我少女的时候读的不是冰心,而是张爱玲的话。。。。
评分张爱玲写起女人来,已经不再是刻薄可以形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恶毒了。
评分张爱玲的爱情太奢侈了,毁掉一座城才能成全两颗心。别的故事她舍不得,于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白流苏的婚姻踩着沦娼的葛薇龙、天真有邪的丹朱、不伦之恋的许小寒、难做清高的吴翠远、疯癫坠魔的曹七巧、逃不掉婚姻连环套的霓喜。我们只记得《倾城之恋》,是因为后面的那些都作了骨。 才不是命运推波助澜,也不怪她们机关算尽太聪明。情场欲场富贵场,竟似坟场; 你死我活半辈子,一场较量。 这么一看,张爱玲还是顶慈悲的。她好歹给了我们一个浅浅的希望——白流苏和范柳原也算是患难出真情吧? 但你别深究,别推敲。白流苏所要的无非是“经济上的安全”和一张长期的饭票,而范柳原战前的计划是要流苏做情妇而不是妻子。一时不想分清这是满口玻璃渣还是旺旺碎冰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