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全二十八册)

明史(全二十八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张廷玉
出品人:
页数:8642
译者:
出版时间:1974-04
价格:3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03277
丛书系列:点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
图书标签:
  • 明史 
  • 历史 
  • 二十四史 
  • 中华书局 
  • 明朝 
  • 中国历史 
  • 古籍 
  • 张廷玉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明史1-28(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8册)》内容简介:明史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等撰。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以后,一三六八年(洪武元年)建立的封建政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中央政权。同年,清军入关,分兵向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南方势力进攻。一六六一年(顺治十八年),明朝南方势力被消灭。明史记载了明朝自建立到灭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清朝在一六四五年(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开始修史。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明史定稿,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刊行。

明史先后由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等任总裁,最后由张廷玉等定稿。先后参加具体编撰工作的人数不少,其中以万斯同用力最多,但是他没有担任明史馆的职名。王鸿绪就万斯同已成的明史稿加以修订,张廷玉等又在王鸿绪稿本的基础上改编成为明史。有关明代的各种史料的编排处理,明史用大量篇幅记载了封建国家的各项制度,但很少涉及地主的庄田、佃户、田租、雇工,以及地主对雇工、庄仆、佃户的奴役。卷一六五丁瑄传所载福建佃户送租上门及额外馈送,卷二九○姬文胤传所载江西新城地主用大斛征租,这类材料为全书所仅见。食货志田制下附有“庄田”一节,所记限于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不只是内容简略,而且所记皇庄偏于京畿一带,所记勋戚又偏于戚臣。诸王传中有一两个传里提到庄田、庄租及管庄旗校,也零碎而不具体。《明史1-28(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8册)》有关经济方面的记载,总的说来和前代史书一样,根本不曾触及阶级剥削的本质。明史为了颂扬统治阶级的“武功”,就不能不记述农民起义和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如卷三○九及卷二五二、卷二六○关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记载,卷一六五、卷一七二和卷一七八关于叶宗留、邓茂七起义的记载,卷一九五关于江西及其附近地区反抗斗争的记载,卷二五七和卷二九○关于山东白莲教起义的记载,以至土司传各卷中所提到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虽然编者作了这样那样的歪曲,还是保留了一些可供我们分析参考的资料。地理志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当时的行政区划。天文志、历志和河渠志包含了不少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并反映了一些明代新的成就。但天文志和历志,仍不能完全摆脱封建史书中传统的神秘色彩。明史新创了阉党传和土司传。土司传、外国传、西域传,有些地方混淆了国内国外的区别,这是很错误的。但也保存了一部份有用的资料。

《明史1-28(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8册)》的点校,由郑天挺同志及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完成点校初稿,白寿彝、王毓铨、周振甫同志复阅定稿,魏连科同志担任编辑整理工作。点校中的错误和缺点,希望读者指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是第一部正儿八经读过的史 读了一年半 还是挑着跳着才读完的 很有意义的大明王朝 读完感觉不会写评论了 不知道怎么写了 有很多感想 各种人物的命运在历史的潮流中夹杂着跳动着 青史留名就是这个意义吗 就是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后人书里的几句话吗 或者 从历史中学习经验 为现在...  

评分

明太祖本人的领兵作战的能力比刘邦可是强的不少,本朝太祖云: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即便手下有徐达和常遇春这样的百战名将,也有傅有德、耿秉文老成持重的宿将,还有蓝玉、沐英这样的后起的将军,自己的几个儿子打仗也都不错,都去镇守边关。明太祖的...  

评分

明太祖出身是中国历代皇帝里最贫苦的一个,因此,他有很多朴素的道德观和理想主义,比如重罪治贪,以至于剥皮实草,比如准许农民捉拿下乡扰民的官吏赴京,后来也为人所继承。不过他最怕的还是有人造反,所以他下令禁游食闲民,怕有人学自己;所以他下令把孟子搬出孔庙,后来虽...  

评分

这是第一部正儿八经读过的史 读了一年半 还是挑着跳着才读完的 很有意义的大明王朝 读完感觉不会写评论了 不知道怎么写了 有很多感想 各种人物的命运在历史的潮流中夹杂着跳动着 青史留名就是这个意义吗 就是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后人书里的几句话吗 或者 从历史中学习经验 为现在...  

评分

子曰:“学而优则仕”,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但一般认为,隐士更具有道德优势,也更受人尊敬。 隐居不仕,有很多理由,有些是觉得隐居高人一等,比如许由、巢父,有些是前朝遗民,比如伯夷、叔齐,有些学庄周甘愿泥中,这些理由,在明初也不例外,但是明初文人不仕...  

用户评价

评分

研一日课,自16年11月至17年9月,正式通读完毕。官方史书的巅峰代表,纵然失于简略,但面面俱到,文辞精当,借人分卷,借数人传记来叙事,兼得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多种之体。不亚《史》《汉》。

评分

明朝的皇帝也就打蒙古人能拿来说说了。

评分

多过其中的几十篇传,夹了很多书签。

评分

学历史的人,至少过一遍

评分

看完明朝那些事特意借来看的……28册甚有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