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1926—1992),台湾著名历史小说家,本名许晏骈,出身于浙江钱塘望族。一生著作有九十余部,其中《李娃》、《慈禧全传》、《胡雪岩》、《乾隆韵事》等著作确定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其作品畅销几十年,雅俗共赏。有人以“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来形容高阳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发表于2025-04-09
清朝的皇帝(上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错误太多,随便一挑,一页挑出两、三个。 下印成不,皇帝大渐印成皇帝大浙。 有一处“两高第一”读不通,后发现是断句断错了,“高”前面本该有个符号。
评分清朝的历史,发展了明朝的集权统治,通过严抓皇子教育,大力对外扩张把帝国带入了封建专制的巅峰。又遇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以至于王朝在不可避免的腐朽以后,遭遇了封建与现代,独裁与民主,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激烈碰撞。不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充满了传奇,然而高阳似...
评分 评分清朝的历史,发展了明朝的集权统治,通过严抓皇子教育,大力对外扩张把帝国带入了封建专制的巅峰。又遇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以至于王朝在不可避免的腐朽以后,遭遇了封建与现代,独裁与民主,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激烈碰撞。不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充满了传奇,然而高阳似...
图书标签: 高阳 历史 清史 中国历史 清朝的皇帝 清史研究 历史小说 小说
本书是高阳笔下脍炙人口的名著,勾辑了爱新觉罗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历代皇帝的相关史实。据高阳的论点,清朝的皇帝,平均要比明朝的皇帝好得多。可惜雍乾两朝的许多史实已不可知,倘或辛勤搜求,细心爬梳,也许有少数皇帝,尚须重新评价。
高阳批览清史,将皇帝、后妃、太监、王臣、百吏等一一道来,兴废得失,尽显清代大历史。结合历代王朝,高阳指出三条法则:一是历史的重心在民生及经济,而经济的重心在交通;二是任何朝代都有中心势力,此势力如为高级知识分子组成,必开一代之胜运,否则就会出现危机;三是王朝亦如自然人有生老病死,但在生老的过程中,休养生息,作育人材,培养了生机,就会出现中兴之局。
理想国大16开本上下厚册,所引古文连篇累牍,看得略嫌吃力费时,较诸《明朝的皇帝》写得更加繁琐细致,加入了太多高阳先生自己的考据私货篇章(譬如以诗证史之董小宛篇),有些与主题无关章节其实可以直接Pass掉(不妨跳读)——越到后面,笔端所贮感情也就越多,晚清部分几与《慈禧全传》《翁同龢传》重叠,但是对两位传主的批评却是放开笔头、毫不留情(不似传记中还残留几许情面)!当然,对于晚年李鸿章出卖国家利益这一点,则是一如既往地挥毫鞭挞!P.S.高阳先生在这两朝皇帝的故事撰述中,颇多援引孟心史著作,溢美之词极多,看来以后得入手心史大作啦~
评分理想国大16开本上下厚册,所引古文连篇累牍,看得略嫌吃力费时,较诸《明朝的皇帝》写得更加繁琐细致,加入了太多高阳先生自己的考据私货篇章(譬如以诗证史之董小宛篇),有些与主题无关章节其实可以直接Pass掉(不妨跳读)——越到后面,笔端所贮感情也就越多,晚清部分几与《慈禧全传》《翁同龢传》重叠,但是对两位传主的批评却是放开笔头、毫不留情(不似传记中还残留几许情面)!当然,对于晚年李鸿章出卖国家利益这一点,则是一如既往地挥毫鞭挞!P.S.高阳先生在这两朝皇帝的故事撰述中,颇多援引孟心史著作,溢美之词极多,看来以后得入手心史大作啦~
评分喜欢专业的书,可是太学术的实在读不进去,未读一半便放弃
评分用了三个礼拜的所有零碎时间,终于把这两本书看完了。花这么长时间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里面引文大约三分之一是奏章、笔记和书信的原文。看完之后不禁想:看都这么辛苦,遑论写,遑论写得好。人生有限,就算一周一本有价值的书,一年才50本,一辈子一百年,才5000本。说“书看完了”的人,才是真正狂妄的人。
评分很烦这种写作半文不白的人,装逼惯犯,多半也没多少真货,我喜欢深入浅出风格的。
清朝的皇帝(上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