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忆沩,湖南长沙人。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计算机)学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6年至2007年为《南方周末》及《随笔》杂志撰写读书专栏,2009年至2010年任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曾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出版有长篇小说《遗弃》和《白求恩的孩子们》(台湾版),小说集《流动的房间》、《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和《不肯离去的海豚》,随笔集《文学的祖国》、《一个年代的副本》和《与马可•波罗同行》。
苗炜,1968年出生,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已出版《有想法没办法》、《五魁首》、《让我去那花花世界》、《除非灵魂拍手作歌》,《黑夜飞行》为其最新小说集。
冯唐,1971年生于北京。作家,前麦肯锡合伙人、前妇科大夫。著有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欢喜》、《不二》,散文集《猪和蝴蝶》、《活着活着就老了》。
阿丁,男,1972年生于保定。前麻醉医师、前记者、编辑,曾供职新京报,嗜好写字。即将出版长篇小说《无尾狗》。
路内,1973年生,现居上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云中人》。
李师江,1974年生于福建,1997年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诗人、小说家。在台湾地区出版《比爱情更假》、《肉》、《她们都挺棒的》等四部作品,在大陆出版长篇小说《逍遥游》,获得200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推出长篇力作《福寿春》。2010年出版的长篇《中文系》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活为背景,对大学生活、大学体制以及大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
柴春芽,1975年出生于甘肃陇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1999年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法系。曾任《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和《南方周末》驻京摄影师。 2005年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一个高山牧场义务执教,执教期间完成大型纪实摄影《戈麦高地上的康巴》。著有小说《西藏流浪记》、《西藏红羊皮书》和《祖母阿依玛第七伏藏书》。自编自导独立电影《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
瓦当,1975年11月出生,作家、出版人,著有长篇小说《到世界上去》、《漫漫无声》、《在人世的悲伤》,中短篇小说集《多情犯》、《去小姨家》等。
阿乙,江西瑞昌人,生于1976年。毕业于警校,曾做过警察、编辑等工作,担任过《天南》文学双月刊执行主编,现为出版公司文学主编。已出版短篇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随笔集《寡人》,长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曾当选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并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联合文学20名40岁以下华文青年作家。
曹寇,1977年生。出版小说集《操》、《喜欢死了》、《越来越》和《屋顶长的一棵树》,长篇小说《萨达姆时期的生活》,随笔集《生活片》(将出)。现居南京。
发表于2024-12-22
中间代·代表作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够人们受用。食物不够,爱不够,正义不够,时间永远不够。 ——萨特 《代表作·中间代》短篇合集是70年代青年男作家们最隐秘最深沉的心声,拥有足够生活阅历的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描写生活有多苦,赞美生活有...
评分文/Shirleysays 《代表作.中间代》共收录了十位作家的作品。惭愧地说,我只读过十位作家里的一半人的作品。薛忆沩、冯唐、阿丁、柴春芽和瓦当,我都是第一次读。按理说,冯唐应该算是有名气的作家了,可我的辨识力偏偏搭错了线,从一开始就认定冯唐不是作家,以为兴趣来了,写...
评分如果挑选十本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书,小说集《夜晚的语言》应该占据一席之地。这本选集让我知道,除了余华、苏童和格非,还有李洱、韩东、东西、毕飞宇,还有朱文、西飏、吕新、刁斗……2000年时,这些60年代作家正是中间代,他们对叙事技巧井喷式的集体展示,不但是给汉语...
评分几年前在天涯论坛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你骂我,是因为你不了解我,当你了解我以后——你就会想要打我。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简直想在地上滚上两滚表示自己发自内心的赞同,因为我们也可以换句话说:你骂一个作家是因为不了解他,当你了解他之后,就会想揍他,在我想揍的...
评分应该都是70后吧,80后作家的文字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我会偶尔光顾,其余不屑一顾,别说我自命清高,是他们自视甚高。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是最辛苦的一代,是最喜欢回忆的一代。如果说之前我还沉浸在80后的所谓无病呻吟的怪圈里自得其乐,大言不惭。那么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
图书标签: 中国文学 短篇小说 铁葫芦 小说 代表作·中间代 文学 短篇 冯唐
《代表作•中间代》,十位中国文坛活跃的青年作家自选最满意短篇小说。他们多为“70后”,作品个性鲜明。他们没有赶上文学爆炸的好时代,也没有成为文学市场的青春偶像,但这不妨碍他们写出优秀的作品。他们正挑起中国文学的大梁。
《代表作•中间代》是铁葫芦图书“代表作”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收录了中国文坛十位最活跃的青年男性作家目前自选最满意的短篇小说,即“代表作”。他们分别是薛忆沩、苗炜、冯唐、阿丁、路内、李师江、柴春芽、瓦当、阿乙和曹寇十位作家。
本书作者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常被定义为“70后”,我们定义为“中间代”。在体制和商业助推消费型文学时,他们是被市场与读者最容易忽略的力量,但这也使得他们保持住与文学的亲密关系,而非急于和市场等外在条件拥抱。他们在浮躁的市场中保持着清醒与独立,用个人化的故事直抵写作的本质。
“代表作”衡量作家的唯一标准是他的作品。本期所有作者均为男性。我们编选的下一本代表作书籍将汇聚当前处于创作旺盛期的中间代女作家。
三星半。一开始因为冯唐,但这小子在成长三部曲之后的文字开始玩虚的,不喜欢了。后来总算还有苗炜和路内可以看。几个短篇都不是我的菜,没太多触动。大概是年代的思维差异吧。
评分选了十个作家的十篇小说。比较喜欢路内的《四十乌鸦鏖战记》、阿乙的《先知》和曹寇的《小镇夜景》。
评分几年前喜欢苗炜的时候买的,看完并不喜欢,其他也没怎么读;去年看到内有路内就拿出来看了,发现有几篇还挺有意思的:苗炜那个对现在愈发依赖微信朋友圈微弱联系的现状来说还真有些超前的映射;路内依然最有趣也最喜欢,笑着看完,心里却冒出些屁大的忧伤;阿丁《你进化得太快了》像一个让人不快的行为艺术却很有画面感;李师江那个非常像电影的一小段情节,薛忆沩的《出租车司机》几年前是唯一有印象但不看好的,这次放到最后才看,却非常带感,好像看完眼睛还湿了。总体来说,这些可能换几年前的我都不会喜欢,大多太阴郁了,现在却有很多能理解或者共情。我觉得自己都能改变对这书的看法了,那么也心平气和看看冯唐吧,结果他依然装得让人讨厌,成功继续了为数不多的几次对他的阅读中不舒服的体验,行文也差。我可能只有那篇是斜着嘴角看的(呵~)
评分这种书就像试吃,对味了会特地去买。路内的《四十乌鸦鏖战记》和阿乙的《先知》两篇就是。但味觉感受不一样,前者像一个稳当的厨子,水平应该每次去都不会失望。后者则有下一次去还会不会好吃的担忧(因为是模仿式写作,连薛忆沩那篇成名作也是)。其它几篇没法读,尤其是《安阳》。
评分永远不要相信28块打折到8块的书……… 路内不错
中间代·代表作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