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齣版於1932年,是柏氏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作者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而推齣的有關道德和宗教問題的專著。這是柏氏哲學思想在人文-社會領域的一次集中運用。這一運用使作為體係的“柏格森哲學”得以完成。要瞭解柏氏關於社會問題的見解,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本著作。在本書中,作者所探求的是道德與宗教存在的依據和性質。根據柏氏的考察,道德有兩個來源:一是作為“義務”的道德;一是作為“抱負”的道德,並認為道德的這兩種形式都是應生命進化的要求而産生齣來的。宗教在本質上也是生物學的。依柏氏之見,宗教是自然為對付“理智”所可能帶來的危險而采取的一種防範手段。
發表於2025-04-13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好文字的標準是讀起來優美流暢,讀起來沒感的東西一般三十秒內就扔。可能是譯文的問題,這本書讀起來完全沒感,可是由於萬惡的把人變成機器的資本主義雇傭製度,老子還是不得不把全書看完一遍,隻八過關注點完全在錯字病句格式上鳥~這種讀法類似於坐禪,萬字眼中過,片痕腦不留...
評分道德和宗教都是為瞭彌補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為: 1.理性容易隻顧個人利益,忽視群體利益。 2.理性會想到死亡,容易消極、鬱悶,與“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猶豫,和生命衝動的目的性相違背。 道德的分“義務”和“激勵”,前者是社會壓力,後者是個人動力和感性...
評分道德和宗教都是為瞭彌補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為: 1.理性容易隻顧個人利益,忽視群體利益。 2.理性會想到死亡,容易消極、鬱悶,與“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猶豫,和生命衝動的目的性相違背。 道德的分“義務”和“激勵”,前者是社會壓力,後者是個人動力和感性...
評分道德和宗教都是為瞭彌補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為: 1.理性容易隻顧個人利益,忽視群體利益。 2.理性會想到死亡,容易消極、鬱悶,與“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猶豫,和生命衝動的目的性相違背。 道德的分“義務”和“激勵”,前者是社會壓力,後者是個人動力和感性...
評分好文字的標準是讀起來優美流暢,讀起來沒感的東西一般三十秒內就扔。可能是譯文的問題,這本書讀起來完全沒感,可是由於萬惡的把人變成機器的資本主義雇傭製度,老子還是不得不把全書看完一遍,隻八過關注點完全在錯字病句格式上鳥~這種讀法類似於坐禪,萬字眼中過,片痕腦不留...
圖書標籤: 哲學 柏格森 宗教 倫理學 法國 宗教史學與社會史之“互文性”研究以佛教為中心 社會學 思想史
翻譯有些瑕疵,理論略顯武斷。“生命衝動”的提法很有意思。
評分宗教的起源是“有影響力的存在”和“半人格化的神”,巫師與帝王對此都基於對人類的反思有所應用,這個有點意思:)
評分宗教的起源是“有影響力的存在”和“半人格化的神”,巫師與帝王對此都基於對人類的反思有所應用,這個有點意思:)
評分宗教的起源是“有影響力的存在”和“半人格化的神”,巫師與帝王對此都基於對人類的反思有所應用,這個有點意思:)
評分1/24-2/3 第一遍,囫圇吞棗,柏格森真淵博,翻譯有點問題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