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
◎1961 年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24岁出版第一部小说《大黄蜂》,在此之前他已退学专心创作。同年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
◎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他也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
◎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影史经典,他导演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汉德克 / 在文景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骂观众》
Publikumsbeschimpfung
《左撇子女人》
Die linkshändige Frau
《无欲的悲歌》
Wunschloses Unglück
《重现》
Die Wiederholung
《缓慢的归乡》
Langsame Heimkehr
《痛苦的中国人》
Der Chinese des Schmerzes
《形同陌路的时刻》
Die Stunde, da wir nichts voneinander wußten
◎ 藐视观众 藐视剧场 的经典之作
◎ 如入刑室,如坐针毡,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 维姆·文德斯最爱的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追随的偶像
◎ 本书为剧本集,由三部剧作组成,包括《自我控诉》《骂观众》和《卡斯帕》 。
《自我控诉》只有两个自我控诉者,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戏剧角色 。两个 站在空空如也的舞台上的人物从头到尾诉说着自己的冒犯行为,没有情景,没有对话,只有声音的交替变化。
《骂观众》全剧没有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性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没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读来令人如入刑室,如坐针毡,欲怒不生,欲走不能。
《卡斯帕》对传统戏剧的颠覆性堪比《等待戈多》,它表现的是一个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学习说话。汉德克表达的是人学会了说话后,人如何为语言所折磨,人如何成了语言的奴隶,如何为语言所控制,而这“语言”又常常仅仅表达了传统的意识或统治者的意识而已,如今,正是这种语言已经驯化了人本身。
◎彼得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当代作家中,惟有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最亲近,最理解,最爱读。
——维姆•文德斯
◎ 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
——约翰•厄普代克
◎ 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 在当代以自我发现为主题的写作中,汉德克是最好的。
——《纽约时报书评》
◎ 汉德克曾经是,并且现在仍是战后欧洲最卓越的擅长叙事的作家和剧作家。
——《波士顿环球报》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2013年1月16日 作者:康慨 当代德语世界最重要的先锋戏剧家、奥地利大师级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之八卷本作品集将在中国陆续出版。 前两卷——《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和《骂观众》,于2013年1月由北京世纪文景公司在上海人民出版...
评分反对各种固定的模式,他是一个存在于这个满是枷锁的社会,却仍不愿,带着镣铐起舞的勇者。 我们不断的在诉说,但我们所说的,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说的,或许相对于语言的直接表达,神情更能真实的表现自己。能说会道的人就一定比哑巴更善于表达自我吗? 这个提词人,仿佛...
评分观众为什么要看设定合理的戏剧,为什么需要布景符合他们的预期,为什么期望配音能将他们带入情景;追求刺激要看的为什么不是全盘颠倒的,可以完全失去事实影子的艺术作品;他们只是需要以第三者的视角观察夸大的人的人生罢了;观众是有道德约束的人,他们的批判对象,他们的怒...
评分自我控诉: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带着好奇的目光开始探索这个世界,我们感受到了、学会了、成为了、避免了……所有随之而来,我们尤其通过道德规则和法律条例一步步生活的“随大流”,我们都是在被定义,同时接受并实行这种种规则。书中大段大段的文字,每句都是以“我”开头...
评分阅读《骂观众》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理由促使观众挤满剧场,听站在舞台上的演员“痛骂”自己? 或许“汉德克”这个名字就是原因。只有这位“活着的经典”才能在剧作中制造出这种极端却又令人欲罢不能的独特体验。 并不是只有汉德克一个人在剧中骂过观众。我过去也看...
唉我去~~语言游戏!好玩儿好玩儿!!
评分《卡斯帕》太激烈太猛,挣扎痛苦燃烧爆炸,心跳加速血脉贲张!难怪后面直接离群索居回归自然起来咯...
评分二十四五岁就有这般才华!汉德克承继贝克特的衣钵而来,走得更远更彻底,一出手整个戏剧概念就被彻彻底底地颠覆了。
评分【2016.11.13~11.16】(11.7万字,223页)二十四五岁的汉德克写出如此水平的“反戏剧”先锋剧本,只能说是才华横溢使然。三部“说话剧”都是“没有情景的表演”,没有情节、角色和布景的“语言游戏”,对读者、观众的文化水平要求较高。由此看来,孟京辉等人的先锋剧是汉德克等外国人五十年前就玩儿剩下的。《卡斯帕》与贝克特总体戏剧风格相似,却并不像广告语说的“堪与《等待戈多》相提并论”,两部剧在主题上、手法上相差还是极大的。
评分[自我控诉]现代人的自我解析;[骂观众]邀请观众成为戏剧一部分而存在;[卡斯怕]自我价值认可以及过度认知自我后带来的膨胀(是否要抑制)。想说德语真心适合解构再重组,这个是语言的天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