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出品人:
页数:195
译者:王才勇
出版时间:2002-1
价格:13.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7413694
丛书系列:西方思想经典文库
图书标签:
  • 本雅明 
  • 文艺理论 
  • 艺术 
  • 哲学 
  • 艺术理论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德国 
  • 文化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仅个人理解,难免有失偏颇,望指正) 一、从自然界的“光韵”到艺术作品的“膜拜” 在前言中,本雅明不仅交代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还透露了他的写作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研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现代复制技术条件下艺术服务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  

评分

本雅明亲身经历了艺术在技术革命中所发生的裂变,并成为了机械复制艺术时代最早的思考者,尽管他的思维仍会停留在浪漫派思想家惯有的套路中即对传统艺术的膜拜之中,但他仍然保持了对机械复制艺术品的客观评价。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书中指出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  

评分

本雅明亲身经历了艺术在技术革命中所发生的裂变,并成为了机械复制艺术时代最早的思考者,尽管他的思维仍会停留在浪漫派思想家惯有的套路中即对传统艺术的膜拜之中,但他仍然保持了对机械复制艺术品的客观评价。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书中指出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  

评分

本雅明被称为媒体哲学的先驱。他把现代定义为机械复制的时代,并称其最大特点是“光晕”的没落,随着“光晕”的没落,在欣赏艺术品时大众的视觉印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本雅明认为随着社会以及经济水平的不同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它看来传统美学在现今没有太大的用处...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在考试前把英文版的啃完了⊙﹏⊙b 我们组的英国女生EMMA说:i know it's my language, but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here...这句话可以套用在我学的每一门课上╮(╯▽╰)╭

评分

结论:Verlust der Auro

评分

最近不止一次被出版社搞得大为败兴了,看完这本错到离谱的书,完全失语。有几个点:膜拜价值——展示价值的转变,复制品以及光韵消失以后与原作的优劣评定,消遣性接受时对全神贯注的要求与凝神时的自由联想 这里有种讽刺性的对比。明天有时间把《原样复制》看完,好相与生发。顺便如果两个星期以前就读到它就好了。下星期开始看《启迪》。

评分

汗颜的是。才发现如今所想前人早早分析总结得异常全面。缜密感和预知性均让我景仰无比。本雅明,我喜爱这个人。我喜爱他的思想。

评分

本雅明在这部代表作里论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大批量的机械复制使得艺术品中的Aura(光晕/光韵/灵韵)消失,膜拜价值为展示价值所取代,沉浸凝神的专注态度为消遣性的、间离式的审视态度所取代。主要例子是电影。本雅明还分析了有声电影的多种特性,特别与戏剧作了比较。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有一些小问题的。比如本雅明的一些论述其实并不符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反而符合当今社会(也可以说是超前性?),另外一些论述符合当时,不适用于今日。此外,艺术的状况并非如此简单和纯粹,多种艺术形式始终是并存发展的,实际上不存在取代关系,传统艺术也并未衰亡。PS:这个译本整体上还是可以读的,虽然错别字有点多……附录特别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本雅明的主要思想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