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約翰遜(1949— ),美國作傢,以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和榮獲美國國傢圖書奬的長篇小說《煙樹》蜚聲文壇。他也創作戲劇、詩歌和非虛構作品。
約翰遜生於德國慕尼黑,在愛荷華大學作傢工作坊獲藝術碩士學位,後又返迴該機構任教,2006—2007年,他任得剋薩斯州立大學創意寫作中心主任。
丹尼斯•約翰遜19歲即齣版第一本詩集,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瞭多部長篇小說和詩集。1992年齣版的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大獲成功,於1999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他也客串瞭其中一個角色。2007年,長篇小說《煙樹》獲美國國傢圖書奬,並入圍普利策奬短名單,2012年齣版的中篇小說《火車夢》再度入圍普利策奬。
丹尼斯·約翰遜的短篇小說集《耶穌之子》以看似混亂的敘述風格,映射瞭美國幾個鄉鎮青年的精神狀態。敘述者看似好幾個在相同地點齣現的、有麻煩的年輕人,實則可能是同一個人。
《耶穌之子》齣版後大獲好評,許多當代作傢都深受影響。被視為美國“骯髒現實主義”文學的代錶作之一。
‘When I’m rushing on my run & I feel just like Jesus’ Son.’ —— Lou Reed, Heroin 腰封寫著作者原話:關於《耶穌之子》,有意思的一點是,最開始,我給朋友講瞭一兩個故事,他們說,你應該寫下來,於是我寫瞭幾個,但根本沒想把這些故事變成書。大概在35歲時,我...
評分這是一本帶有濃烈南方文學氣質的短篇小說集,由於地理上的南方事實上已因被徹底同化而消失瞭,所以,作傢隻好在心理上構建瞭一個南方,這個南方在氣質上繼承瞭傳統的血脈。 小說中的人物大多是流氓、盜竊犯、吸毒者和黑幫分子,他們不同於傳統黑幫小說中的人物,因為他們是特...
評分喜歡最後一篇《貝弗利休養所》。一個戒毒小夥在療養院工作,周圍都是畸人,畸形得好像創造這個世界的上帝是個死變態,他自己也隻能和各種殘障女人上床,愛好是偷窺一對兒教會夫婦裏妻子的裸體,他渴望看到男人施暴、二人交媾、生活碎裂。可他等瞭很久,隻等到一團和諧,就震驚...
評分引用書裏的一句話來做簡評:“媽的,除瞭我們還活著,一切都無所謂瞭。”雖然是短篇小說,但讀來也覺得是同一個人的生活片段。故事刺激,情節跌宕,但主人公的情緒卻始終保持著疲憊。死亡在他們的生活中如影隨形,同伴一個接一個的死去。但伴隨而來的並不是憐憫或者悲傷,...
評分以為這種“骯髒現實主義”的東西已經窮途末路審美疲勞,想不到這一本還是很牛逼。
评分怎麼我總在讀姚嚮輝……
评分以為這種“骯髒現實主義”的東西已經窮途末路審美疲勞,想不到這一本還是很牛逼。
评分人文社的“短經典”斷斷續續看瞭好幾本,比較駁雜,勝在可以從中領略不同作傢不同作品的隱微情狀。這本大概會令讀者愛恨參半--喜歡的人非常喜歡。我覺得蠻好讀的,寥寥數筆,還傳達瞭幽默的效果。
评分劍走偏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