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西·赖贝克(Timothy W. Ryback),美国学者,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并获得该校博士学位。他还曾为《纽约客》、《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撰写欧洲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文章。目前,他担任法国巴黎国际外交学院(Académie Diplomatique Internationale)副秘书长(Deputy-Secretary General),与妻子和三个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
有些独裁者自己手不释卷,老从书里取灵感,干下了杀人无算的大业,偏偏又不让老百姓自由自在地读书,还要焚书坑儒,毁千古文明于一世。你说,读书对这种人来讲到底是好是坏?我指的这个人是希特勒。
——梁文道
希特勒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天才演说家,素食主义者,极端独裁分子?……对他的 思想、行为,甚至他的世界观、性格的分析研究,世界上已有的各类作品早就汗牛充栋了。但你手中正拿着的这本书绝对是最独一无二的!
《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一书作者通过潜心研究希特勒在藏书中写下的大量批注,认真分析他在各时期发表的言论与他所读之书的内在联系,生动描述了他从年轻下士到成为疯狂刽子手的思想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希特勒在其一生之中收藏了哪些书,这些书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甚至怎样改变了他的人生。同时,书中还展示了数十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包括希特勒的藏书票、签名、批注、素描画、插图、照片、信件、赠言,等等。
《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深度剖析希特勒的1.6万本私人藏书,还原希特勒思想形成始末。它是第一部从希特勒阅读的书籍中透视他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的著作,被评为“解读最洞悉其思想、最深入其灵魂”的作品。它既是一部隐匿在书架中的“希特勒传”,也是一部伟大的学术作品,为人们研究希特勒提供了极有见地的独特视角
《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英文版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凤凰卫视等媒体的重点关注,迄今为止已被译成36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好评如潮。
梁文道先生在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中连续两期隆重推荐本书:
《开卷八分钟》2010年3月29日节目第一次推荐:http://t.cn/aBtr82
《开卷八分钟》2010年3月30日节目第二次推荐:http://t.cn/aBtdhS
☆美国《华盛顿邮报》年度瞩目好书、年度最佳图书
☆英国《金融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年度最热假期读物
希特勒在多数人的心目里应该早有了一个定论,而且是非常负面的既是行为上的也更是道德上的评论!那么,撇开这样的定论,人们或许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到希特勒更多的一面! 本书作者通过留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1200本希特勒藏书,特别是其中希特勒的批注、赠言等,来研究希...
评分希特勒没接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靠着每天晚上读一本书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思想。这种阅读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年。他说:阅读是他获得知识的首要途径,是他为公开演讲选取有用材料的方式。是的,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有野心、有蛊惑能力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战争狂...
评分难以想象过了这么多年人们对于元首的评价仍然如此糟糕,我说的是民主国家,人们也很难见到一部比较公正地表现元首的影视作品。相对而言,我国对于元首的官方评价虽然同样很差,但元首在社会上一直不乏崇拜者,原因和党国缔造者在我们国家受到崇拜是完全一样的。在人们看来,他...
评分福爾摩斯解释说:“你要明白,我认为人的大脑原本像一间空空的屋子,必须有选择地用一些家具填满它。只有笨蛋才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都塞进去。这样的话,那些可能用得上的知识就被挤了出来;或者,充其量也只是把那些破烂同其它东西混杂在一块儿。结果,在需要时却难得找...
评分希特勒没接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靠着每天晚上读一本书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思想。这种阅读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年。他说:阅读是他获得知识的首要途径,是他为公开演讲选取有用材料的方式。是的,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有野心、有蛊惑能力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战争狂...
藏书癖和读书癖有时候并不重合,像希特勒梁文道那样的才是二者重合的。国内现在还是没把读书当作一种日常行为,一年多个几十本十来本就是书痴了?这不科学。很多其他国家受过教育的人个个年年读个几十本。还有就是,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是在以伟人深邃的哲人这种水平来要求希特勒的,他的一些观念我觉得还是有深度,但是如果真的深到一定一层,他就不会是希特勒了
评分从书籍了解一个人的视角很有意思,比从那些冷冰冰的历史事件更突出内在
评分本人五星推荐的好书!通过藏书去窥看一个人的思想。在阅读方面真是无比膜拜这厮!这也印证了罗永浩的那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坏人好像总是更勤奋一些。”
评分角度很新,内容没什么新花头。如果说要通过希特勒的藏书来看他的思想精神政策轨迹,那么这本书一直都是在陈述线索两头的东西,而没有好好地把线索连接起来。虽说妖魔化希特勒已经是常理,说他臭名昭著也是最安全正确的叙述,但是作为一部历史著作,书中无处不在的感情判断和对其的负面影射和鄙视,让读者不敢轻易相信其它的论证。甚至感觉对人物的稍为客观的评价都显得是为了客观而勉强添加的。
评分猎奇心态跳着读完,没什么特别的吧,对希特勒心理转变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的解释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