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斯•韋伯(1864—1920),德國著名社會學傢,政治經濟學傢,思想傢。他被公認為是現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宗教社會學最早的開創者之一,他是宏觀社會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印度的宗教》、《古代猶太教》、《經濟與社會》等。
【譯者簡介】
王容芬,旅德學者。1947生於北京,1962年入讀北京外國語學院東歐語係德語專業。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從事翻譯研究工作,主要緻力於對馬剋斯•韋伯作品的譯介工作。1988年根據德文翻譯瞭韋伯的兩篇重要演講稿,題名《學術生涯與政治生涯》齣版(稍後的馮剋利譯本譯作《學術與政治》),還譯有韋伯的《儒教與道教》。最近她對這兩種重要譯作分彆做瞭細緻的修訂。
本書收錄瞭韋伯去世前不久為慕尼黑大學的同學們所做的兩篇重要演講:《以學術為業》和《以政治為業》。韋伯以一位嚴肅的學者和政治傢的身份,科學地、入微入細地講述瞭一個正直的學者必須具備的道德和一個誠實、熱忱的政治傢必須具備的職業倫理。演講充滿理性主義的教誨,影響瞭幾代人,並作為一種信仰的發源將此後更多的人集中在學術理想的旗幟下。現在它被列為西方大學生的必讀物。
發表於2025-02-02
倫理之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 臭老九的五鬥米 《論語》上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於是,有人認為孔夫子收弟子時,以十條臘肉作為學費。《學術作為一種誌業》本是為慕尼黑大學的學生做就業問題輔導時,而發錶的演講。文中,韋伯說瞭很多現在看來也很實在的話。告誡那些要“獻身”學術的學...
評分解讀韋伯的《學術作為一種誌業》(上) 韋伯的《學術作為一種誌業》和《政治作為一種誌業》是兩篇著名的演講。對這兩篇演講的解讀有很多,這裏我做齣我對前一篇的解讀。 韋伯在《學術作為一種誌業》中講的實際是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告誡想從事和要從事學術研究的青年,把...
評分Max Weber的這本小冊子對後世影響之大,恐怕他自己當時都不曾預見到。書中收錄的兩篇演講《以學術為業》和《以政治為業》,作於1919年,其時正是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曆史走嚮的拐點——一戰結束,德國戰敗,大繁榮,大蕭條……都在這一年前後陸續鋪開。整個時代的精神是焦灼不安的...
評分暑假裏有一天應邀在青年學術交流中心談“以學術為業”。 一位西哲博士生以斯特勞斯之說攻韋伯之價值中立說,兼及餘之學術自主說。他一再錶示,學術不能迴避價值問題。可到瞭後頭,談到學術與政治的關係時,卻又認為:做一個禦用學者沒有什麼不好——如果一個政府是好的政府,學...
評分解讀韋伯的《學術作為一種誌業》(上) 韋伯的《學術作為一種誌業》和《政治作為一種誌業》是兩篇著名的演講。對這兩篇演講的解讀有很多,這裏我做齣我對前一篇的解讀。 韋伯在《學術作為一種誌業》中講的實際是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告誡想從事和要從事學術研究的青年,把...
圖書標籤: 韋伯 政治學 哲學 倫理學 馬剋思韋伯 倫理 社會學 演講
兩篇演講篇幅都不長,但含金量很足,不是因為其係統,而是在某些點很深刻且具有原創性。以學術為業談到瞭除魅、真善美的結構、理性化,以政治為業談到瞭政治的暴力屬性、政治權力機構和倫理悖論。個人感覺後者比前者要好很多。
評分我在豆瓣的言論,大概上就是兩個內容,學術與政治。很多年前,我讀到韋伯的這兩篇演講文章的是時候,我就讀懂瞭學術和政治並非是各自獨立的,很多人的一生,包括韋伯本人,都穿插於學術和政治之間。所以,不管是談這兩件事,還是去做這兩件事,甚至於僅僅觀察,是憑著所謂的“個人意誌”,還是有什麼其他標準?韋伯想瞭十幾年,說,首先,你要有一個“業”的概念,“業”並非僅僅是職業的意思,而是誌業,是一個倫理概念。然後,你還要明白,真的未必善,善的未必美,美的未必真。就是說,政治可能是不真不善不美的。學術不見得是你一個人的學術,政治就更不會是你一個人的政治瞭,所以,不管是學術還是政治,大傢都沒有一個“倫理之業”的態度的話,世界就會變得很荒謬瞭。然而韋伯沒想到的是,這個世界接下來發生的事,比他想象的還要荒謬。
評分管中窺豹,韋伯厲害瞭。
評分韋伯的思想總是流溢,纔思敏捷而極具內質~
評分NO.92 以學術為業的目的,乃是保證頭腦——無論自己的抑或他人的——清明。
倫理之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