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讀《小團圓》,不能不看張愛玲散文
全新修訂,華麗上市!
張愛玲遺稿《重訪邊城》首度發錶;散佚作品《人間小劄》《編輯之癢》《張看附記》首次收錄;包括張愛玲寫作生涯中唯一的自傳體圖文集《對照記》;最新增補《年畫風格的太平春》《連環套創世紀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記前記》《草爐餅後記》《笑紋後記》6篇文章。
如果缺乏對張愛玲的生平與人際關係的深入瞭解,則很難讀懂《小團圓》。而本書所收《對照記》是解讀其中種種綫索與人物的最佳鎖鑰。談到該書,張愛玲說:“看過《流言》的人,一望而知裏麵有《私語》、《燼餘錄》(港戰)的內容,盡管是《羅生門》那樣的不同。”可見,要想讀懂《小團圓》,必要熟悉張愛玲散文。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裏有她一生的經曆與感受。
讀瞭《小團圓》,再去讀她的散文作品,如此纔能真正體會張愛玲不同時期的人生體驗與藝術追求。而且不光是《私語》、《燼餘錄》,還有《華麗緣》、《對照記》……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裏有她一生的經曆與感受。——止庵
張愛玲的文學生涯是從創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沒有寫過一篇小說,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躋身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散文傢之列。——陳子善
《重訪邊城》是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颱灣的文章。1961年鞦,張愛玲先到颱灣,再訪香港。這段遊記張愛玲於1963年寫成英文本A Return To The 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寫齣《重訪邊城》。颱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懸在大陸邊上的“邊城”,而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的颱灣又和同內地接壤的香港風格完全不同。透過她的犀利之筆,我們看到瞭現今颱灣早已忘卻的文化特質,以及舊時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本書收錄《亦報的好文章》《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談看書》等閱讀心得、評論類文章,《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張看自序》等大量反映張愛玲創作體會的作品,以及張愛玲寫作生涯中唯一的自傳體圖文集《對照記》;並首次收錄最新發現的散佚作品《年畫風格的太平春》《連環套創世紀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記前記》《草爐餅後記》《笑紋後記》6篇文章。
發表於2025-01-28
重訪邊城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張愛玲的書從開始讀就是融會貫通的,像百年孤獨,村上春樹,最近還解鎖瞭博爾赫斯。閱讀這些文字需要的技能已經印在瞭腦裏,不但閱讀沒有障礙,還能發現很多細節中的微妙。 像聽音樂,隱藏在復雜音階裏的小小轉摺,美妙人聲空隙裏的小號或大提琴,閤奏時的共鳴,顱內高潮。 但...
評分昨天路上難得清靜,我一路走著晃蕩到北站傢樂福,還開著。我在二樓的書報亭買瞭張愛玲的《重訪邊城》,和去年在大陸文學界掀起死水微瀾的《小團圓》一樣,都是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的,作為張愛玲全集中的一種。 今天下午找到1963年的英文版,對照閱讀。 既然剋裏斯蒂娃...
評分不是“張迷”,反倒挺喜歡這本史料性較強的散文集。 兩篇長文談看書,實際上主要是講《叛艦喋血記》及其相關著作。 張愛玲找齣的事件起點,竟類似“裝B被雷劈”——船長布萊是跟隨大探險傢庫剋起傢的,後者在“南太平洋這些島上為瞭顧到自己身份,不近女色,土人奉若神明。布萊...
評分 評分這篇飽蘊深情的遊記,倒是像“解說詞”或者“導遊詞”,定會給當下本就火爆的“颱灣遊”熱再澆一勺油。一句“沒這麼像國畫”點破瞭颱灣與大陸之間藕斷絲連的文化淵源,像颱北的紅磚道一樣給人溫暖感,讓人心生衝動,想立即飛奔到這個寶島上去嘗嘗當時愛玲在花蓮吃到的那種...
圖書標籤: 張愛玲 散文 中國文學 文學 中國 隨筆 散文隨筆 散文雜文隨筆
靜安區常德路195號。
評分《談看書》:對人種學的好奇,“人種研究”,“社會人種學傢”米德、馬林諾夫斯基、Michael Harner《El Jivaro》,秘魯原住民;奧斯卡·劉易斯《La Vida》——culture of poverty,poverty because of value not structure、民族誌與文學——外國文本中的“含蓄”;《談吃與畫餅充飢》;草爐餅
評分都是關於她自己作品的。不是張迷不必看
評分略失望,純粹為瞭湊數嗎?
評分斷斷續續的總算看完瞭,隻是以前零零碎碎的總和。她筆下的颱灣倒更像我想象中的老香港。對照記還是有趣的。
重訪邊城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