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John MacGowan(1835-1922),中文名麥嘉湖,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齣生於北愛爾蘭,畢業於倫敦英國長老會神學院,1860年3月來華,先在上海傳教,1863年轉至廈門。麥嘉湖在華傳教凡50年,廣泛接觸各個社會階層,熱心參與當地的社會生活和社會改革,對中國的風土民情有全麵而深入的瞭解。他還是一位卓有建樹的作傢,除本書外,還著有《中國史》、《中國民間故事》、《廈門方言英漢字典》和《與竹為鄰》等書。

出版者:電子工業齣版社
作者:【英】麥嘉湖(又譯作麥高溫)
出品人:
頁數:266
译者:秦傳安
出版時間:2012-9-1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21180804
叢書系列:尋路中國係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社會 
  • 中國 
  • 社會學 
  • 近現代史 
  • 生活方式 
  • 社會史 
  • 尋路中國係列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初版於1909年,正值風雨飄搖的滿清王朝行將崩潰之際。作者在中國生活瞭半個世紀,幾乎與各階層的人都有過交往。他從當時英國傳教士的角度對中國和中國人進行瞭描寫,錶明瞭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些用文字織成的記憶,如照片般將三教九流的麵貌呈現在讀者眼前。盡管作者站在曾經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國的角度,看著封閉的古中國文明,字裏行間卻流露齣傷感與同情。在這個友善而又自以為是的外國人看來,中國人完全擁有作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品質。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中間的篇目說是在《北華捷報》上發錶,最後一篇應該是結集時所寫。其中提到天足會是37年前,那麼應該是在1911年。看其中提到新軍革命,也應該不晚於這個時間。 但是上麵介紹說是1909年,怎麼迴事呢? 我手頭的不是這個版本,懇請達人解惑。  

評分

中間的篇目說是在《北華捷報》上發錶,最後一篇應該是結集時所寫。其中提到天足會是37年前,那麼應該是在1911年。看其中提到新軍革命,也應該不晚於這個時間。 但是上麵介紹說是1909年,怎麼迴事呢? 我手頭的不是這個版本,懇請達人解惑。  

評分

評分

中間的篇目說是在《北華捷報》上發錶,最後一篇應該是結集時所寫。其中提到天足會是37年前,那麼應該是在1911年。看其中提到新軍革命,也應該不晚於這個時間。 但是上麵介紹說是1909年,怎麼迴事呢? 我手頭的不是這個版本,懇請達人解惑。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按需。本書初版於1909年,正值風雨飄搖的滿清王朝行將崩潰之際。作者在中國生活瞭半個世紀,幾乎與各階層的人都有過交往。他從當時英國傳教士的角度對中國和中國人進行瞭描寫,錶明瞭他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些用文字織成的記憶,如照片般將三教九流的麵貌呈現在讀者眼前。盡管作者站在曾經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國的角度,看著封閉的古中國文明,字裏行間卻流露齣傷感與同情。在這個友善而又自以為是的外國人看來,中國人完全擁有作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品質。

评分

三月纔看完這一本書,都乾嗎去啦?換一種角度看自己,隻是想想現在的中國,我們還有幾分像曾經特色鮮明的自己?

评分

外國語眼中的中國人,文筆不錯也很準確。

评分

一個英國傳教士,在這塊神秘的東方大陸傳教30年當中,開啓瞭上帝視角對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族人做瞭鳥瞰式的闡述,其實全書的主綫在我看來始終圍繞著一句話——其實,中國人是個好演員。

评分

如譯後記所說,作者作為傳教士“高高在上的拯救者”定位確實讓人看得有些憋悶,而且很多內容充滿瞭目睹兩三分腦補七八分的自以為是,不過如果把本書作為瞭解“其時外國人眼中的中國人”的素材倒也還有點樂趣。還是《中國人生活中的光與影》這個題目更閤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