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於君方(Chün-Fang Yü)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博士,專攻漢傳佛教研究。1972至2004年間任教於羅格斯大學
宗教學係,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宗教學係、東亞語言文化學係,以及“聖嚴漢傳佛學講座”教授,緻力於指導漢傳佛教的博士研究生。
她的第一本著作《中國的佛教復興:袾宏與晚期的宗教融閤》(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是研究唐代以後佛教最早的英文著作之一,另閤編有《中國的香客和聖地》(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觀音》一書的英文版於2001年由哥倫比亞大學齣版社齣版。
譯者簡介:
陳懷宇
現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助理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曆史學部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宗教史與思想史、絲綢之路文化史、近代思想與學術等。主要論著有《中國中世寺院主義之復興》(英文版)、《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中文版)等。
姚崇新
1966年生,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中山大學人類學係教授,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包括佛教考古與佛教社會史、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等。代錶性論著有《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中古藝術宗教與西域曆史論稿》等。
林佩瑩
英國倫敦大學宗教學博士,牛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日本大榖大學特彆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唐代禪宗思想史、中日文化交流、日本聖德太子研究、佛教植物意象等。
作者一直對佛教中國化的課題深感興趣。我們知道在長久的曆史中有許多的外來的宗教被傳入中國,但是卻隻有佛教成功地在中國生根,變成瞭中國的佛教。並且與中國原有的儒道傳統融閤,從而“三教閤一”乃成為中國宗教的一大特色。
觀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的化身,在印度、東南亞等地,亦是象徵神聖王權的男性神祇;然而在中國,“他”卻變成瞭“她”,成為循聲救苦的“慈悲女神”,並擁有截然不同的曆史與身世,深刻地影響瞭國人的生活與信仰。
於君方教授投注十多年的心血,以結閤文化、藝術、社會、曆史等跨學科領域的創新研究方法,探討觀音經曆此戲劇性演變的原因與過程。除瞭佛經之外,本書將感應錄、朝聖故事、寺誌與山誌、民間文學、田野調查,以及反映觀音形象變化的藝術造型等全麵納入討論範圍,是深入研究觀音信仰的突破性著作。
這本書的英文本我以前就有,但是,總感覺對她的研究路數沒有多少興趣,所以也提不起精神來細讀。倒是看過以前D.L.Overmyer的一個書評。大概有個七八頁吧,看完以後,更發覺從切入角度上麵來講,就和我有著非常重大的分歧。一提到觀音,我總是會想起辛島的研究來,後一種更閤我...
評分中文版序 於君方 《觀音 —菩薩中國化的演變》是 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vara的中譯本。英文版在 2001年齣版。在這八年以來,雖然我開始關注一些書中提到卻因為時間及資料的限製無法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比如觀音與女性信仰者,或觀音與地藏及羅漢...
評分本書作者花瞭15年的時間,寫瞭這部超過500頁的巨著以闡釋一個問題:印度佛教中象徵慈悲與王權的阿婆盧吉低捨婆羅,是如何在中國由男變女,由佛教進入民間,變成傢喻戶曉的觀音菩薩的。鑒於觀音在中國信仰體係中的重要地位,這當然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課題,不過對於我等門外的閑漢...
評分(刊於《藝術史研究》第6捲,中山大學齣版社,2005年) 在中國民眾的佛教信仰曆程中,固然湧現過若乾在民眾中具有廣泛影響的佛(如阿彌陀佛、彌勒佛、藥師佛等)、菩薩(如彌勒、地藏、文殊、普賢等),它們都曾受到過中國民眾熱烈的追捧和崇拜,但就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評分中文版序 於君方 《觀音 —菩薩中國化的演變》是 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vara的中譯本。英文版在 2001年齣版。在這八年以來,雖然我開始關注一些書中提到卻因為時間及資料的限製無法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比如觀音與女性信仰者,或觀音與地藏及羅漢...
看得很舒服 的確是深入淺齣的典範 給我這種外行看也能有不少的收獲
评分下午堅持把本書看完瞭,但過半後看的比較草率,晚上再細看。實際上,我覺得作者研究的脈絡並不太清晰,雖然我特彆能理解她寫此書用的是這樣的結構和順序。大概因為和我所想的不太一樣,所以,其實看到後麵,我就耐心不足瞭,也沒仔細看清楚“觀音”最終因何在本土演化為瞭女相。為瞭寫現當代文學文本中的新時代女性的性心理演化,我可得好好看完這本書。由於沒看完全,我先暫時打個四星級。
评分作者很厲害。讀的感覺一般,囉嗦瞭點。
评分雖然買瞭書,最後還是刷PDF刷完瞭。讀起來很流暢,也很好看,但沒有太多新鮮的刺激或者眼前一亮的說法
评分方法可以,考據詳實,素材豐富,就是囉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