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以及江南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发表于2025-04-04
国史新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今天上午终于坚持把《国史新论》看完了,钱穆先生的这本书看起来有点吃力,专著类的书相较小说来言总显得略晦涩,可对内心的激荡却不是小说可比的,小说虽然读时津津有味,看的快也忘的很,专著类书常常还会再读一遍或是多遍,而小说却很少吸引人一读再读的。) 中国是...
评分一、中国社会演变 再谈谈封建的概念,中华三千年是不是一个封建社会?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根据历史事实来回答,而不应该仅仅是根据什么人灌输的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一种唯物史观,这仅仅是分析历史的一种方法,不应该作为至上真理。 中国历史上,所谓“封建”,是一种...
评分帮会,也就是以前的黑社会,也被牵强附会成了社会主义。。。 拿以前的儒家知识分子和农民比 也给算入无产阶级 但是资本形式是多样的 能不要那么没有经济学常识好吗。。。 晚年看党在 于是就跟党走吗 东林党是那个朝代倒台的罪魁祸首?????谁告诉你的??? 您关于...
评分 评分一代大师的作品,读一遍,大概懵懵懂懂地懂一点,但是不敢再读第二遍了。 一来心想还好自己不是做学问的人,思忖着真的要是做了学问,面对这样一本书和这样的一代宗师,你是不是还有那个毅力和专研的劲道来翻过这座山峰,要是你就此在山前止步,那你还做什么学问;要是你真的...
图书标签: 钱穆 历史 中国历史 国学 国史新论 文化 中国 三联
《国史新论(新版)》作者“旨求通俗,义取综合”,从中国的社会文化演变、传统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个侧面,融古今、贯诸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之特质、症结、演变及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巨大影响,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精彩剖析,内中各篇,“有以分别眼光治史所得,有以变化眼光治史所得。每一论题,必分古今先后时代之不同,而提示其演变。而各篇著作有其共通之本源,则本之于当前社会之思潮”。
: K207/8729-4
评分大概钱穆在写本书时中国还是个乱世(虽然49就解放了,但是不论国内还是台湾都是动荡的)里面很多文章都写的很热血,戳我泪点。。。&是不是我的泪点太奇怪了。。最喜欢中国历史人物那一章,写的是真的好呀
评分作者试图回答的问题:中国历史上真的存在所谓的封建社会吗?中国历史的真正发展脉络是什么? 作者回答得怎么样:非常棒! 评价:钱穆是一位完全自学成才的人才,而建国之后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又时不时验证他当年的思想。这是何等思维锐度。 他放弃了西方以及国内多位历史研究者通用的分类体系,而是从士在历史上的作用及社会与政治的辩证关系角度入手,自行将中国历史划分为游士社会,察举社会,科举社会,白衣社会等,更符合真实的中国历史发展。 有很多人很奇怪,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不搞西方民主。钱穆的视角很有趣,他从社会与政治的思辨关系入手。西方是有「社会],才有「政治];而中国是有「政治],才有「社会]。 人们之所以批判钱穆,关键点往往聚焦在,他太爱国,他太歌颂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他太相信历史发展士的作用,他太理
评分写作方式值得学习,而温情和敬意都是钱穆先生对于国家浓浓的爱意。读钱穆才能知道中国传统的可以理解性。钱穆写中国历史是中国正面,国内历史教科书写的中国是阴暗面。中西比较:中国重人,抒情;西方更重视事,叙事;视角的变换才是历史的真正的含义。本书整体架构和中心实在和国史大纲殊途同归。
评分“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传道长于授业,二者有本质不同,关键在于一“道”字。钱老说的“道”不是简简单单不着边际的,一定要好好听他讲。我觉得中国人文化全都可浓缩为该“道”字。“不要怕违逆了时代,不要怕少数,不要怕无凭借,不要计及权势与力量。”“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你尚未了解透自己,有什么权利妄自菲薄呢?
国史新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