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學古典理論三大奠基人之一的韋伯,其名聲為中文讀者所知曉遠比馬剋思和塗爾乾要晚。由於中國社會學直接舶來於英美的實證主義傳統,在早期,孔德、斯賓塞的化約論—社會有機體論和塗爾乾的整體論—功能論幾乎膾炙人口,相比之下,韋伯側重從主觀意圖、個人行動去探討對社會的理解、詮釋的進路則少為人知。
《學術與政治》內容簡介:研究韋伯者,無一不深知這兩篇演說的重要性。因為它們不但濃縮著韋伯學術思想的精華,也由於他作為當時一名“精神貴族”式的德國知識界領袖,對其身邊的思潮做齣瞭十分個性化的迴應,這是從韋伯其他學術著作中難得一見的。 (正在采用)
1。一個教師所應當做的,不是去充當學生的精神領袖,不是立場鮮明的信仰灌輸,而是盡力做到“知識上的誠實”,去“確定事實、確定邏輯關係和數字關係或文化價值的內在結構”,因為沒有對手和不允許辯論的講颱,不是先知和煽動傢應呆的地方。 2。一名正直的教師,他的首要職責...
評分想不起來昨晚是第幾次讀韋伯的《學術最為一種誌業》瞭,第一次大概是在沒有空調和暖氣的南區寢室看的馮先生的譯本。但是這次是第一次看德文原文的,而且是花瞭80歐分在kindle上看的。一百年前,對整整一百年前,那個眉頭緊鎖,目光如炬,鬍子濃密,身材魁梧的漢子,那個德意誌...
評分距離馬剋思•韋伯生活的年代已經有近一百年之久瞭,這部作品收錄瞭韋伯在臨終前一到兩年間發錶的兩篇演講,即《學術作為一種誌業》和《政治作為一種誌業》。演講之時,已到一戰結束,德國掀起革命,在斯巴達剋團等組織號召下,首都柏林工人和士兵發動武裝起義。韋伯在國傢動...
評分近來讀瞭幾本社會學的雜書,對民主這個東西漸漸産生一點迷惑,或者也是以前讀書思考太少的緣故吧。 首先是在《學術與政治》的前言裏,馮剋利先生重述瞭韋伯揭示齣的一個“極緊要”的事實:“在那時的許多歐洲人看來,中國新文化運動中最關鍵的價值科目——科學和民主,也已遭...
評分一九一八年,德國社會學傢馬剋斯·韋伯在慕尼黑大學,給青年學生做瞭題為《以學術為業》的演講。齣人意料,在演講一開頭,韋伯就告誡學生,“眾多平庸之輩無疑在大學扮演重要角色”。在打算進入學術界之前,最好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承受年復一年看著那些平庸之輩爬到你頭上去...
兩篇演講根據三個英譯本和颱譯本譯齣,並對照德文本,自行分節處理,有較多中譯注。後附李凱爾特、特洛爾奇、捨勒、布萊恩·特納等概評性文字。
评分青年必讀書!守望的啊,黑夜如何,守望的說,黎明將至,黑夜依然。——不要怕,這個時代充滿各種聲音。選擇你信仰的星叢,並投入當下的要求!
评分“一個人得確信,即使這個世界在他看來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為之獻身,他仍能無怨無悔;盡管麵對這樣的局麵,他仍能夠說:‘等著瞧吧!’隻有做到瞭這一步,纔能說他聽到瞭政治的‘召喚’。”
评分勵誌文啊勵誌文啊勵誌文。在一個已近被祛魅的世界裏,在一個被專業化分工消磨掉雄心壯誌的世界裏,在一個多元價值遊蕩徘徊的世界裏,韋伯拒絕任何虛假的寬慰,拒絕各種巫師、假先知和鼓吹者,追求知識上的誠實,追求神智的清明,堅持徹底而純粹的知性生活。讓我們記住韋伯的告誡:工作和熱情。
评分寫論文期間看這本書真是毀三觀。可能韋伯不太知道中國人經常用來自欺欺人的一句話叫做“功不唐捐”以及“隻問耕耘、不問收獲”之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