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
他齣生於1928年,死於1967年,整個生命隻有39歲。不過,他卻是點燃60年代拉丁美洲革命火種的人,也持續成為70、80、90年代西方社會狂飆世代的偶像。
切齣生於一個富裕的阿根廷傢庭,讀的是醫學學位。本來,這是大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旅程。但他卻選擇瞭投身拉丁美洲的革命運動,與所有的貧苦大眾站在一邊。古巴的革命,就是在他和卡斯楚的手上完成的。革命完成之後,他先後被任命為古巴的中央銀行行長及工業部長,活躍於國際政壇。本來,這是大多政治人物夢寐以求的旅程。但他卻選擇瞭不斷革命的理論與實際,重新走迴叢林,推動中美洲其他未完成的革命。 1967年,玻利維亞政府逮捕瞭他,予以處決。他的遺骸,直到30年後的今年6月,纔得以挖掘發現。挖掘齣土的當日,包括從古巴派來的辨識代錶,放聲痛哭。
格瓦拉與朋友阿爾貝托兩人,於1951年12月,一同騎機車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齣發,展開瞭一趟周遊大半個南美洲的發現之旅。從這趟旅行中,格瓦拉親眼看見瞭人間的苦難、社會的不公,進而引導他悟齣自己生命的方嚮。本書手記式的文字紀錄著他旅途中的趣事與辛苦、觀察與思考,並呈現齣他性格中浪漫、無私與正義感的一麵。
要瞭解格瓦拉不平凡的一生,不妨先從這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場旅行開始
「這不是一個大膽的冒險傳奇故事,也不是某種『憤世嫉俗的評論』;最少那不是我在寫他時候的初衷。那是兩個有共通精神與相似夢想的生命體一起走過的一段經歷。」
故事從這裡開始,然而這個旅程也改變瞭一個人。
不管你知不知道Che這個人,但如同所有關於他的介紹「你一定看過他的圖像」。
該怎麼說呢?關於格瓦拉這個人。
世界上總是會有為瞭夢想而往前走的人,我非常欽羨這樣的人;曾經再找尋他的資料時還在某個網站看到他放多年後背找齣來的骨骸,為他而做的音樂…
Che這個人,在某種層麵上或許已被稱之為神。
在這個時代,我們有時候需要的不是金錢或是盔甲,我們需要的或許隻是一個正直完美的靈魂。
發表於2025-02-07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如果我們知道目標,知道敵人,知道前進的方嚮,那麼唯一要做的就是劃分每天的行程,並按計劃執行。沒有人可以規定這條路該有多長,這條路是每個人的個人之路,是他或她每天的必行之事,是他或她將從個人經曆中得到的收獲,是他或她實踐自己的職業......如果邁嚮未來已經...
評分埃內斯托·切·格瓦拉,這絕對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他代錶著一種獨立自由的革命精神,盡管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他到底革瞭誰的命,最後又是被誰割去瞭生命,隻是我們隨時能在飄揚的旗幟或者個性的文化衫上,看到他那顆永不屈服的頭顱。這本書,是在格瓦拉還未成為那個偉大的革命傢...
評分無論你是Che的崇拜者還是仰慕者,我都不會讓你阻止我說齣這本書的真相,與其探討Che這位革命奇人的龐大光環,我更願意探討這本兩個無賴痞子混吃混喝環遊南美洲的旅遊記事所帶給我的一些感想。不可否認,之所以會閱讀這本書,是受到瞭許多網誌上的引介,對於這個和卡斯楚並肩作...
評分昨晚連看三部電影, 《M》,《天國的來信》《摩托車日記》。 我最喜歡最後一部。 越來越喜歡拉美的電影那種撲麵而來的生命熱忱。 電影的前半部分熱鬧,緊湊,節奏快而明朗,歡歡喜喜, 中部開始漸漸沉鬱,冷清,看到瞭生命的真相,色調也漸漸清淡,霧氣沉迷。 最終以一個“泅...
評分托朋友的提醒在香港書店買到此書,可能很多人看過它後來拍成的電影《摩托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 ,但這位共産主義革命英雄的手記,在社會主義中國卻沒有齣版,倒是颱灣的大塊文化齣版社發行瞭。 此書原版1996年齣來,再加上1997年十月是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
圖書標籤: 格瓦拉 傳記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旅行 拉美 革命 摩托日記 傳記
因為電影超贊所以把這本書給找瞭齣來,很愛切!
評分手頭有外文書店的原版,想翻的,居然已經有人翻過瞭。
評分喜歡這個火暴小子
評分嚮往
評分看過啦, 是一部很值得看的全傢人一起看動畫電影。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