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恆達,台大土木系畢業,研究所專攻都市計劃組,隨後進入紐約市立大學主修環境心理學。紐約的留學生活裡,身邊同學不是黑人、女人,就是同志、窮人,讓他打開眼界,從邊緣的角度看待世間事物;並大量閱讀女性主義著作,將理論與經驗連結起來。回台後即投入性別與空間的研究領域。現職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著有:《空間就是權力》、《尋找空間的女人》。
生活的空間,訴說性別的語言。注入性別觀點,空間也可以形塑新的性別關係!男孩爬樹大家稱讚「好厲害!」,女孩爬樹卻變成「野Y頭」。男生在操場上追趕跑跳碰,女生卻當可愛的啦啦隊。男人坐姿雙腳大開,佔據大片空間很豪邁;女生必須很秀氣,雙腳併攏微微斜擺。
為什麼,男人的謀略叫「雄心壯志」,女人卻被說成「最毒婦人心」?為什麼兩個人結婚,女人是「嫁出去」,男人卻是「娶進門」?為什麼,我們有女作家書展、同志影展,卻沒有男作家書展、異性戀影展?為什麼公共場所裡,男廁總是暢行無阻,女廁卻是大排長龍?
其實男生可以很柔軟,女生可以很剛強。男人不必逞英雄,為了競爭成功而互相欺壓;女人不必當花瓶,為了被愛被保護而乖乖順從聽話。娘娘腔和男人婆都可以快樂存在,異性戀和同性戀可以互相了解,每個人都可從不同的人身上,看到世界充滿更豐富的色彩。
繼《空間就是權力》後,環境心理學家畢恆達推出新作《空間就是性別》。本書是他長年針對台灣性別與空間的觀察,探討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背後,所運行的性別機制。空間的生產涉及複雜的權力關係運作,性別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而注入女性主義的觀點,空間也可以形塑新的性別關係。
属于科普类入门书籍,对空间与性别的关系分析较少,更多着眼于社会中性别的刻板印象及其为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很少为性别歧视感到困扰,但一次性读这么多这个主题下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即便自己不是受害者却也无法与之脱离关系的时候,还是有点压抑。
评分写得很有意思~
评分属于科普类入门书籍,对空间与性别的关系分析较少,更多着眼于社会中性别的刻板印象及其为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很少为性别歧视感到困扰,但一次性读这么多这个主题下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即便自己不是受害者却也无法与之脱离关系的时候,还是有点压抑。
评分很有启发性。女性应该是天然的同盟,女性个体阅读,也需要讨论、集体分享以及可以亲身遇见的女性典范,来不断强化对性别问题的意识。设计也是有性别的。对“娘娘腔”的歧视就是对女性特征的歧视。这本书探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能够逐渐意识到性别问题,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吧。
评分應該人手一本,沒事就翻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