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者,美國《時代雜誌》票選2000年100大人物。英國人,1928年出生,牛津大學麥格德林學院畢業。上尉軍階退伍之後,在巴黎擔任《真相》月刊(Realites)的助理編輯。1955至1970年間任職英國《新政治家》雜誌。他曾為全球最著名的報紙及雜誌寫稿,到過五大洲採訪新聞,替報社及電視專訪過各國總統及總理,以及為大學與企業開班授課。閒暇時,喜歡畫畫及爬山。
著作等身,包括《猶太人史》、《當代》、《英國人民史》等,其中最有名、爭議也最多的就是這本《所謂的知識分子》。
发表于2025-02-07
所謂的知識分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 人性 约翰逊对这些臭名昭著的知识分子作了一份详细的考察,他们身上固然有知识分子一些特有的毛病:自大、虚荣、漠视他人、自我中心等等,但如果全部视为他们的问题,或者只有他们存在问题,是否有失偏颇? 约翰逊应该再写一本《大众》或《人性》,与之对照,看看这些臭名...
评分书中很多人都是我其实很喜欢的,包括卢梭、雪莱、罗素、萨特和波伏瓦等。 也许正是因为很喜欢,所以并不惮看到约翰逊不留情面的批评。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很难区分清楚,自己究竟是喜欢一个人的思想,还是喜欢这个人所竖立的公众形象。 约翰逊的书,一方面给我们敲了警钟,不...
评分刚读毕《知识分子》(保罗·约翰逊著),国内发行本缺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章,网上有译文。 作者认为知识分子应为本世纪那些造成巨大社会灾难的计划负责,作者对一些著名知识分子追名逐利、言行不一进行了揭露(从学术看很难进行事实反驳),这是本书的价值之一。但是作者选取的十...
评分“你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其他人?”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义正辞严而又雄辩有里的句子,在网络上与人舌战,这是常用的伎俩。 其实,细细想来,这样的逻辑,经不起推敲。 这是一本颠覆性质的书,说好听一点是“解构”,说不好听就是“扒粪”。 我当然相信书中关于那些...
评分蔡:這個社會對於知識份子有很多的期望,他們認為知識份子因為知道較多的事情、道理,受過比較多的教育,所以應該要活得比較像一個有尊嚴、有原則的人,實際上,台灣自己發生的事情,已經一再地證明了知識份子未必會做正確的抉擇,在很關鍵的時刻,他們比很多沒有受過知識教育...
图书标签: 知识分子 文化 历史 所谓的知识分子 颠覆所识 传记 保罗·约翰逊 PaulJohnson
本書所收錄的人物多是讀者耳熟能詳、影響歷史進程的西方思想家和作家,如盧梭、雪萊、馬克思、易卜生、托爾斯泰、海明威、布萊希特、羅素、沙特等,以及讀者未必熟悉,但也是深具影響力的人物,如英國出版家高蘭茨、美國作家威爾遜、好萊塢劇作家海爾曼等。
作者抽絲剝繭,將這些知識分子放在聚光燈下探照,現出他們的:表裡不一、利慾薰心、欺世盜名、愛慕虛榮;眼花撩亂的兩性關係、錯綜複雜的親友問題。他們總是居高臨下指導別人,私下的生活卻自相矛盾。
盧梭自稱生來是為了愛,其實他最是忘恩負義,對一再襄助他的養母兼情婦華倫夫人袖手旁觀,任她貧病而死;他一面鼓吹兒童教育,一面卻把五個親生孩子送進棄嬰收容所。雪萊的愛像火焰,經常灼傷靠近他的人,他在性關係上的混亂令後人瞠乎其後。托爾斯泰大談博愛,其實從沒愛過具體的人,他自認是上帝的兄長,結果卻把自己的家庭帶入荒野。沙特、羅素、布萊希特、海明威等人,利用名作家的地位,誘惑眾多女性,有的組成「後宮」,有的「追逐每一個穿裙子的人」……。
約翰遜就像是一位「道德偵探」,他清掃歷史的塵埃,重新檢視這些知識分子頭上的光環,並語重心長的說:「任何時候我們必須記住知識分子慣常忘記的東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須處於第一位,一切專制主義中最壞的就是殘酷的思想專制。」
人性无底线啊啊啊 真不漂亮
评分猎奇而已。道德大棒,在港台地区流行。进行皮毛的似是而非的批判。要看原典,贩卖材料,未必能到如此结论。最后一章,讨论电影,文化工业的事,讨论没有下限。
评分http://www.ximalaya.com/47568042/album/4236198
评分猎奇而已。道德大棒,在港台地区流行。进行皮毛的似是而非的批判。要看原典,贩卖材料,未必能到如此结论。最后一章,讨论电影,文化工业的事,讨论没有下限。
评分以道德袭击学问乃是中西都有的陋病,可贵的是作者并非一味挖八卦,从八卦入手,尔后乃有诛心之论,看到精警处可堪击节,对于破除某些人的盲目崇拜倒是有一定作用。
所謂的知識分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