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裏利·紀伯倫 Gibran Khalil Gibran,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詩人,代錶作:《淚與笑》、《沙與沫》、《先知》。
紀伯倫齣生於黎巴嫩(當時屬奧斯曼帝國統治)的一個馬龍派天主教傢庭。幼年未受正規學校教育。後隨傢庭移居美國。在美國上學時顯露齣藝術天賦。"Kahlil"的産生就是因為在美國學校的記錄錯誤。1908年赴巴黎師從羅丹學習藝術。後興趣轉嚮文學,初期用阿拉伯語,後用英語進行寫作。紀伯倫的許多作品都帶有基督教色彩。1931年逝世於美國紐約,遺體葬於黎巴嫩。
外界評價:作傢冰心將紀伯倫和泰戈爾放在一起評價說:“泰戈爾是貴族齣身,傢境優越,自幼受過良好教育。他的作品感情充沛,語調明快,用辭華美。格調也更天真,更歡暢,更富神秘色彩。而紀伯倫是貧苦齣身,他的作品更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在講為人處世的哲理,於平靜中流露齣淡淡的悲涼。” @wiki
紀伯倫(19883-1931)齣生於黎巴嫩,先在祖國貝魯特研讀醫學、宗教史。曾遊學美國,並至巴黎學畫。這位集詩人、哲學傢、畫傢於一身的天纔作傢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作。
「先知」是作者留給後世的永恆之歌。本書初稿執筆時年方十八歲,伴隨作者近三十年,紀伯倫去世翌年這本傑作纔得以和世人見麵。這位文壇孤獨的預言傢一定料想不到這本篇幅精短的名著,從此風行全世界。
名譯傢宋碧雲曾獲中國文藝協會翻譯獎,她的譯筆優美而富詩質,值得仔細誦讀。
發表於2025-02-02
先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大一的時候,最好的朋友手捧先知讀的心潮澎湃…… 這幾天我也在讀,同樣心神蕩漾。 讀著讀著,心會慢慢平靜下來。 "Love gives naught but itself and takes naught but from itself. Love possesses not nor would it be possessed; For ove is sufficient unto love." "Love ...
評分 評分當初摘抄他的東西的時候,感覺沒有《飛鳥集》的好。現在迴過頭來看,覺得至於現實比較的受用。尤其又看到裏麵關於朋友的一段,感慨良多: 總該邀朋友共享生命纔是。 當你和朋友離彆時,不要悲傷; 因為他最為你所珍愛的特質會在他離去後顯得更加醒目,...
評分描述紀伯倫的作品是睏難的,尤其對於《先知》:分析太僵硬而全無意趣,概括太淺薄而隔靴搔癢,至於印象的鑒賞,更如韋勒剋在《文學理論》中所譏諷的——不過是藝術品的拙劣模仿。接下來我說的話,對紀伯倫作品發錶的意見,也將不免於以上幾種批評。但是,假使話語是真誠的,自...
評分紀伯倫《先知》經典語句摘錄 《船來瞭》:請不要讓我們的眼睛因渴望見到你的麵容而酸痛。 《愛》:愛,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為,愛在愛中滿足瞭。你付齣愛時,不要說“上帝在我心中”,而應該說“我在上帝心中”。而且不要以為你可以為愛指引方嚮,因為,若愛認為你夠資格...
圖書標籤: 紀伯倫 哲學 外國文學 詩歌 貞貞推薦 散文 先知 @颱版
大愛紀伯倫
評分在希望和絕望間徘徊,在夢想和疑問中前行,平靜的話語中寫盡瞭靈魂的掙紮
評分思考
評分思考
評分大部份都隻適閤耶教人看. 他們看後會容易感到心靈觸動.無信仰的我較喜歡<<沙與泡沫>>.
先知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