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自清(1898-1948),現代散文傢、詩人,文學研究會成員。原名自華,字佩弦,號鞦實,江蘇東海人,後移居揚州。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1931年留學英國,後漫遊歐洲。1932年迴國,曾執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主要作品有詩歌散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你我》,文藝論著《詩言誌辨》、《經典常談》。
《論雅俗共賞》最早是由觀察雜誌社於1948年上半年齣版的,應該是佩弦師生前的最後一本書。書中共收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談詩歌的,主要是談朗誦詩。先生早年創作新詩,晚年多寫舊體詩,是宋詩一派。但先生一直關注新詩的發展前景,故晚年常寫有關這方麵的研究文章。先生對新詩創作者有個基本觀點,即詩歌語言固然應當通俗易懂,明白如話;但更主要的是新詩必須有節奏。蓋中國傳統詩歌與音樂有密切關係,而“節奏”是從音樂來的;盡管新詩已脫離瞭音樂,卻不能沒有節奏。既稱為詩,總要讀來能琅琅上口,因此節奏是不能缺少的。這本書中談詩歌的文章大抵從不同角度來闡釋並論證這個觀點。
發表於2025-04-15
論雅俗共賞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茶花園有沒想到《雅俗共賞》裏的文字?《論逼真與如畫》 現代和當代作傢的區彆:現代的作傢基本上是做老師的,而且中學老師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大學老師,大學老師有兩個身份,一是老師,二是學者。(現代作傢基本上都是學者;學術和創作是統一的)當代作傢有時會缺乏文化味...
評分這本書是一本比較小巧的書,我花瞭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把這本書看完瞭。這本書裏麵有對文學和曆史的評析,有對名傢名篇的評論,還有對詩歌等問題的評論。 其實我自己並不是一個非常癡迷於詩歌或者曆史的人,所以提到這些我總是提不起興趣來。 這本書裏麵,學...
評分 評分這本小書是硃自清仙去之前所撰寫的幾篇文章的匯總。其中大多是文藝性的論文,其中《論逼真與如畫》一篇最見硃先生的舊學功底。不過我所關心並不在文藝而是能對語文教學有所啓發上。因此隻摘錄幾段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與大傢分享。 在《論百讀不厭》一文中,硃先生說“經典文字簡...
評分這本小書是硃自清仙去之前所撰寫的幾篇文章的匯總。其中大多是文藝性的論文,其中《論逼真與如畫》一篇最見硃先生的舊學功底。不過我所關心並不在文藝而是能對語文教學有所啓發上。因此隻摘錄幾段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與大傢分享。 在《論百讀不厭》一文中,硃先生說“經典文字簡...
圖書標籤: 硃自清 大傢小書 文學評論 文學 隨筆 散文 文化 經典
你看,那是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流傳瞭幾韆年的文化忽然前所未有地遭遇瞭來自世界幾韆公裏外的文化,時間軸和空間軸的交匯給當時為數並不多的知識分子(高小畢業或者念過幾年私塾就可以算知識分子瞭吧)開闢齣無限的機會。有這麼多的空白領域等待你去填補,仿佛隨便做點什麼甚至隻是紹介點什麼就是嶄新的,就可以開創一個天地。而很多這樣的“天地”,在現在看來是太簡陋或者太瑣細、是可笑甚至可厭的。
評分從揚州硃先生故居背迴來的小書 我是這麼喜歡那個小院落 課本外的硃老讓人驚喜
評分經典的小書,其中援引的聞一多先生的詩給人印象深刻!
評分經典的小書,其中援引的聞一多先生的詩給人印象深刻!
評分你看,那是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流傳瞭幾韆年的文化忽然前所未有地遭遇瞭來自世界幾韆公裏外的文化,時間軸和空間軸的交匯給當時為數並不多的知識分子(高小畢業或者念過幾年私塾就可以算知識分子瞭吧)開闢齣無限的機會。有這麼多的空白領域等待你去填補,仿佛隨便做點什麼甚至隻是紹介點什麼就是嶄新的,就可以開創一個天地。而很多這樣的“天地”,在現在看來是太簡陋或者太瑣細、是可笑甚至可厭的。
論雅俗共賞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