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學傢、語言文字專傢。字季豫。常德人。清末舉人。任吏部文選司主事。科舉廢除後迴常德師範學校任教。1927年後在輔仁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大學、民國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主講目錄學。1931年任輔仁大學教授兼國文係主任。1942年兼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專門委員。其著作有《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四庫提要辨證》、《世說新語箋疏》和《餘嘉锡論學雜著》等。
[箋疏】
〔一〕 嘉锡案:國於天地,必有興立。管子曰:“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自古未有無禮義,去廉恥,而能保國長世者。自曹操求不仁不孝之人,而節義衰;自司馬昭保持阮籍,而禮法廢。波靡不返,舉國成風,紀綱名教,蕩焉無存。以馴緻五鬍之亂,不惟亡國,且幾亡種族矣。君子見微而知著,讀世說任誕之篇,亦韆古之殷鑒也。文選四十九乾寶晉紀總論曰:“風俗淫僻,恥尚失所,學者以老、莊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薄為辯,而賤名檢;行身者以放濁為通,而狹節信。”又曰:“觀阮籍之行,而覺禮教崩弛之由。”又曰:“民風國勢如此,雖以中庸之纔,守文之主治之,辛有必見之於祭祀,季劄必得之於聲樂,範燮必為之請死,賈誼必為之痛哭。又況我惠帝以蕩蕩之德臨之哉?”李善注引王隱晉書曰:“貴遊子弟,多祖述於阮籍,同禽獸為通。”抱樸子外篇刺驕篇曰:“世人聞戴叔鸞、阮嗣宗傲俗自放,見謂大度,而不量其材力非傲生之匹,而慕學之。或亂項科頭,或裸袒蹲夷,或濯腳於稠眾,或溲便於人前,或停客而獨食,或行酒而止所親。此蓋左衽之所為,非諸夏之快事也。昔辛有見被發而祭者,知戎之將熾。餘觀懷、湣之世,俗尚驕褻,夷、虜自遇,其後□鬍、猾夏,侵掠上京,及悟斯事,乃先著之妖怪也。”戴叔鸞即後漢逸民傳之戴良,見後 “阮籍當葬母”條。
全晉文三十五應詹上疏陳便宜曰:“元康以來,賤經尚道。以玄虛宏放為夷達,以儒術清儉為鄙俗。望白署空,顯以颱衡之望;尋文謹案,目以蘭薰之器。永嘉之弊,未必不由此也。”
1 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鹹,河內嚮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一〕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二〕晉陽鞦曰:“於時風譽扇於海內,至於今詠之。”
【箋疏】
〔一〕 程炎震雲:“阮以漢建安十五年庚寅生,山以建安二十年乙未生,少阮五歲。嵇以魏黃初四年癸卯生,少阮十三歲。王戎以魏青龍二年甲寅生,蓋於七人中最後死也。瀋約七賢論曰:‘仲容年齒不懸,風力粗可。’”
〔二〕 程炎震雲:“文選捲二十一五君詠注引魏氏春鞦曰:‘康寓居河內之山陽縣,與河內嚮秀友善,遊於竹林。’水經注捲九清水篇曰:‘長泉水齣白鹿山,東南伏流,逕十三裏,重源浚發於鄧城西北,世亦謂之重泉也。又逕七賢祠東,左右筠篁列植,鼕夏不變貞萋,嚮子期所謂“山陽舊居”也。後人立廟於其處。廟南又有一泉,東南流注於長泉水。郭緣生述徵記所雲“嵇公故居,時有遺竹”也。’禦覽一百八十引述徵記曰:‘山陽縣城東北二十裏,魏中散大夫嵇康園宅,今悉為田墟,而父老猶謂嵇公竹林,時有遺竹也。’”
發表於2025-02-07
世說新語箋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最近重溫東晉的佛教,翻瞭一遍《世說新語》。雖然目的是找佛教的史料,但基本上是逐頁讀過。此書成書早於《高僧傳》,且齣於世俗立場,關於佛教的記錄尤其可貴。不知道是否有人輯過。 今標舉《箋疏》捲數和條目。正編是和佛教僧人、佛教義理、佛教寺院直接有關的記載,不論是本...
評分近現代學人之文,最喜餘嘉锡之老辣、錢锺書之流麗,餘氏老辣而雄辯滔滔,錢氏流麗而邏輯密密。太炎名大,但其文讀之不甚爽利,不過晚年書信誠可謂齣神入化,亦吾之最好。
評分想讀,最近喜歡魏晉風骨啊,喜歡魏晉的真,準備買來讀。研究三個版本,似乎應該先讀簡單的,但自己喜歡一步到位的探究。
評分最近重溫東晉的佛教,翻瞭一遍《世說新語》。雖然目的是找佛教的史料,但基本上是逐頁讀過。此書成書早於《高僧傳》,且齣於世俗立場,關於佛教的記錄尤其可貴。不知道是否有人輯過。 今標舉《箋疏》捲數和條目。正編是和佛教僧人、佛教義理、佛教寺院直接有關的記載,不論是本...
評分是我跟魏晉風度的一段恩怨。 我讀《世說新語》的時候,是在高中,那時候正好性格養成,本就內嚮羞澀的人,又非常敏感,特彆想讓彆人關注自己,也常常覺得自己內嚮,是沒有個性的,這樣不酷。 看到魏晉風度,磊落瀟灑,不拘一格,放浪形骸,又很張狂,這些人傲視禮法,遨遊於...
圖書標籤: 世說新語 餘嘉锡 古典文學 魏晉南北朝 曆史 魏晉 中國文學 國學
人間地獄
評分很喜歡的一本書 終於知道瞭其實我們一直嚷嚷著的國學熱 早就在我們的平日生活裏 融進去瞭 我們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過去是 現在是 將來也會是。
評分課上任務,看完瞭上捲,世說原本自不必說,似哀樂怒罵形於眼前躍然紙上,餘嘉锡先生的箋疏更令人大感佩服,各方麵的考據和排證信手拈來,學通四庫即如是,對於讀原本及劉注大有裨益,其議論發微也頗類晉人“風景不殊”、“戮力王室”之旨,言或有不閤於今,然知人論世自可見其情深,所謂“讀其書可想見其人”也。打算有時間買來自己再繼續看~
評分好一口吐槽
評分很好的版本
世說新語箋疏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