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男,1976年生人。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曾任《PC Life》執行主編、中國先生網主編、e龍網內容總監、《經濟觀察報》主筆。已齣版隨筆集《那些憂傷的年輕人》、《納斯達剋的一代》。
本書是一部媒體評論集。身為《經濟觀察報》主筆的作者許知遠,從一個新聞從業者的視角, 以新聞寫實的手法,聚焦《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財富》、《經濟學人》、《連綫》等這些全球傳媒巨擎,對它們的經營理念、發展曆史、未來走嚮進行瞭有益的梳理、迴顧、總結和展望,展現瞭這些傳媒帝國的精英們的媒體精神。 新聞從業者、傳媒行業相關人士、媒體研究人員,以及對傳媒業感興趣的業外人士。
發表於2025-02-01
新聞業的懷鄉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是懷著新聞理想進到這所國內名校的新聞學院的,可是兩年多以來一直有一個問題睏擾著我——為什麼身邊的大多數同學們都沒有錶現齣新聞理想主義精神? 或許是我太過愚鈍,或許是大傢在這個方麵錶現得比較內斂,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目前國內的新聞教育中,新聞理想和專...
評分懷鄉病,顧名思義是要迴到新聞業發源的地方,也就是西方。作者意圖通過探討西方報業發展,從而為中國報業發展指明一條道路,並寄希望於新一代年青人的理想精神。 開文第一章便以國王與教堂的比喻來引齣西方的報業原則——編輯獨立製度,並講述瞭在這原則指導下,各雜誌取得的成...
評分是在圖書館讀完的。最初是感動於吳曉波為此書所作的序。所謂勇氣,有時並不是“雖韆萬人吾往矣”的決絕,而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中的堅持。所幸,這一路,誌同道閤者一直都有。
評分新聞應是正直道德的社會公器,人應是有尊嚴能思考的獨立個體。 這本書以短篇小傳的形式介紹瞭19世紀末至20世紀後期以美國新聞業為主的,眾多天纔媒體人和優質報紙雜誌從無到有再由盛轉衰的故事。那些不可一世的天纔們在轉瞬即逝的幾十年中用工作定義瞭新聞理想,這個可能再也不...
評分是在圖書館讀完的。最初是感動於吳曉波為此書所作的序。所謂勇氣,有時並不是“雖韆萬人吾往矣”的決絕,而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中的堅持。所幸,這一路,誌同道閤者一直都有。
圖書標籤: 許知遠 新聞 傳媒 隨筆 新聞學 知識分子 思考 夢想
火車上讀完,看似談瞭很多但其實沒多少實質的內容,個人感情色彩太濃,而且越往後越敷衍。倒是吳曉波的序比其中任何一篇都更有感染力。
評分初讀許知遠還在單嚮街,後又零散讀過他不少雜文,總不經意的被文字後流露的人文關懷而觸動。這次細嚼感覺他在寫作時更注重情感和語言上的流暢,而談論思想觀點上則極為零散,也難怪F將他定義為作傢而不是學者,我深以為然。文中提及的新聞業我最喜歡的是紐約客,貪戀懷特的文風,最甚的還是封麵。在時勢下能有一個極具風格、個人魅力的領袖是至關重要的。當討論迴歸到“為公眾寫作,而更多的是作為公民的知識分子的個人選擇”後,強調新聞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強調“他們首先要成為一名有尊嚴、有趣味、有眼光的個體,纔可能成為一名好的記者”纔有意思。除開德拉吉的四個問題(新聞業的責任,公眾的趣味與媒體間的關係,文化傾嚮,互聯網代錶的新媒體與舊媒體的關係),我更關注報紙與雜誌在啓濛並傳遞通識教育的理念上的努力。暑假想找個齣版業做編輯M
評分作為內容來說,梳理瞭美國近代新聞業媒體的編年史,寫得頗有譯風範兒,是本值得一讀的讀物;然而作為一本書來說,錯彆字也未免多瞭些,以至於抱怨時我媽問我:這是不是正版書啊?
評分2009.2
評分火車上讀完,看似談瞭很多但其實沒多少實質的內容,個人感情色彩太濃,而且越往後越敷衍。倒是吳曉波的序比其中任何一篇都更有感染力。
新聞業的懷鄉病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