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作家,思想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本名陆伟民,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并在该系执教十多年。1998年赴美,现居纽约。80年代至今,发表大量文章,在海内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个性·自我·创造》,专著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中国文化冷风景》、《百年风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木心论》等;以及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长篇小说《丽娃河》、《上海往事》、《星河流转》等。
李劼认为,拿掉《红楼梦》,中国文化的一双眼睛就没有了;拿掉唐诗宋词,中国文化的一张美丽面孔就没有了;拿掉先秦诸子,中国文化就不成立了。今天,剥落什么,就重生什么,中国的思想文化资源需重新整合,李劼三部曲《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等书,即尝试提供整合的大致框架。就近而言,是没多少人真正读懂的《红楼梦》、自沉昆明湖的王国维、壁立千仞的陈寅恪等一脉文化香火的承继。而从先秦六柱,重新厘定杨朱贵己、李耳无为、墨翟兼爱、管仲人本、公孙龙非马、庄周逍遥的思想光谱,六位大家犹如六根支柱(需摒弃的是儒家法家之荀况的帝王术、商鞅的军国主义理念、韩非的权术等),乃至《山海经》神话中的人文风貌,上古伏羲先民的全息智慧。背后一以贯之的思想线索,即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复兴的是被历史掩埋的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
发表于2025-04-12
论红楼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大学教授的介绍,那个时候还没出现新版,所以就向教授借了过来看,做了很多很多多的再不能多的笔记,很佩服李劼。 大二的时候逛书城,又看到了新版,买了下来一口气又看了一遍。 作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诠释红楼超越了所有研究红学的人。 很多话现在还能背的出来,比如说到先知为...
评分 评分前半部分认认真真,最后两章略有潦草的看完了。老实说,这并不是一部循规蹈矩的红楼梦研究著作,而更像是化红楼为一处处可见隐喻的历史意象,灌注作者自己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颇富个性理解的大书,所以书名如此。“之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重写努力,就是从这部论《红楼梦》...
评分 评分买到这本书是个偶然,在书店最不起眼的架子上最高一层上只看到了《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我心里想着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堪称全息图像呢?这是一本写画画的书吗?取下来一看才知是评论红楼梦的,书很不起眼,精装本不过有些单薄,翻开内容才知作者思想的力度和深度是红楼梦评论的...
图书标签: 李劼 红楼梦 红楼梦评论 红学 文学 文学论著 学术专著 思想
在这个流行伪知识和本本主义的时代,这是一本罕见的由一个真正的学者写就的有思想创造力,真知灼见并且充满激情的著作。——诗人 于坚 广阔的历史视野,极端的人文激情,不羁的理论想像力,颠覆和建设的绝妙对称,使李劼在当代思想文化批判中独树一帜。——评论家 唐晓渡 他总是率性而为,不计物议。不新鲜的见鲜,他是不屑于发表的:不痛快的文章,他是不屑于写的;不能给他自在与快乐体验的学问,他是不屑于做的。也许这个比喻未必妥贴,但我确实想说,他是中国文学和文化批评界一个马拉多纳式的人物。——作家 李洁非 李劼对《红楼梦》有很深的缘份,有较高的哲学美学素养,熟知现代文化,而他恰恰又是红学圈外人,这就使他有可能对红楼梦研究做点有趣的事情。——散文家 余秋雨
哇靠。我读书少,这是见过的最有才华的一部红学著作,没有之一!!!
评分I207.411/4446-2 哲学范儿的红评,需要花费时间和脑细胞细品
评分很雷很下饭
评分哇靠。我读书少,这是见过的最有才华的一部红学著作,没有之一!!!
评分满满的才气,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纵览全局的风度。对一些人物和历史的臧否不太认同,感觉有时偏激过火,但观察作者本人的叙述热情着实有趣。也是个情痴的性情中人。
论红楼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