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
(1911?),本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 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年與錢鍾書先生結婚,同年兩人至英國留學,1937年轉赴法國。1938年夫婦倆攜女返國,迴國後楊絳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
1949 年之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楊絳早在抗戰時期的上海,就以《稱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兩部喜劇成名,後來又齣版短篇小說《倒影集》和文學評論《春泥集》,文革後更有膾炙人口的《幹校六記》、《洗澡》、《將飲茶》、《我們仨》等多部作品問世。作品另外有《楊絳譯文集》、《楊絳作品集》。翻譯有《小癩子》、《堂吉軻德》、《斐多》等作品。
一本口碑之作《我們仨》,楊絳讓華文讀者再度重溫舊時代文人的豐厚和氣度。她在〈孟婆湯〉裡寫著,人死後,陰魂走在黃泉路上,都要進孟婆店去喝碗孟婆茶。此茶喝後,就把人生所經歷統統都遺忘。為防來日的遺忘,楊絳將某些不應當或捨不得忘記的人和事寫瞭下來,《將飲茶》是這樣的文章,曾經一時洛陽紙貴的話題之作《幹校六記》亦是。
讀楊絳散文猶如品茗,還魂迴甘,越讀興味越佳。《幹校六記》寫下放幹校的生活紀實,寫文革不自憐自怨反小趣叢生,文字雅潔,讀過難忘。《將飲茶》寫父親、姑母、丈夫,寫中國社會舊時教養,更寫齣一個獨特的人格者所經歷的不凡時代。
發表於2025-02-01
幹校六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楊絳隨“連”下乾校的時候,我的年紀還小,纔滿月沒有幾天。我一直感覺那個年代是一個非常緩慢的年代,人長得快,可是歲月蹣跚,景物依舊。我的意思是生活和周遭十幾年沒有什麼變化。仿佛門前總是那些樹,一年四季更換著葉子,也不見長,好像總是那樣;而樹乾裏的年輪一...
評分前一陣子,友人推薦瞭楊絳先生的《洗澡》。於是接著一口氣補習完瞭她為數不多的幾本文集。 她與錢鍾書的故事早有耳聞,然而當讀到兩位在乾校改造時候的情景,還是不免感嘆,他倆這浪漫應該還要勝過韓劇一籌吧 —— 年近六十瞭,她還是會拄著拐杖、淌過洪水激流齣其不意去找他...
評分楊絳先生今日逝世,享年105歲。昨晚也夢見母親和奶奶一起仙逝,我哭著對在廚房抽煙的父親說我們都沒有媽媽瞭。不想在下午第一節古代漢語課間,新聞說您淩晨走瞭。我悲慟大哭,可又不想人發現,心裏說,您終於迴傢瞭!您終於迴傢瞭!和默存 阿瑗團聚瞭,一人在人間太孤單。雖不...
評分周日下午,身體不爽,到圖書館閑坐,翻翻,覺得好。 古人是講“哀而不傷”,楊先生那種閑淡,居然是“哀”也無處安插。隻得在《下放記彆》中看到,見女兒“踽踽獨歸”,我“心上淒楚”。這時,女婿已經自殺。非常靜的筆調。不見“痛定思痛”那種“痛何如哉”的情緒。 《學圃...
圖書標籤: 楊絳 迴憶錄 文革 紀實文學 散文隨筆雜文 迴憶錄 文學 散文:隨筆:雜著
「烏雲與金邊」,人生態度躍然紙上。幼功師承文字之雋永,眾八十後暢銷文學僅可望塵而已。
評分很薄的一本,記得畢業前夕一個晚上一口氣讀完的
評分寫的很樂觀。紀實。
評分很薄的一本,記得畢業前夕一個晚上一口氣讀完的
評分<下放記彆>獨好,其餘又多小聰明,苟活於世非智也,運也
幹校六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