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发轫:“誓竭黔首愚,同救苍天死”(1901—1927年)
第一节 概述:世纪初的探索
第二节 “岭东诗派”的流风余韵
一、“诗界哥伦布”黄遵宪的最后五年
二、丘逢甲的晚年诗作
三、“南社”诸君及其他客籍诗人
第三节 张资平:现代客家小说的先驱
一、张资平及其小说创作
二、《冲积期化石》:客家学子泪水的结晶
三、《梅岭之春》:五四时期的爱情故事
第四节 李金发:中国现代象征诗派的始祖
一、从“罗田径”到“法兰西”
二、《微雨》**惊诗坛
三、以客家妇女为原型的杰作:《弃妇》
四、编纂《岭东恋歌》
第五节 《岭东恋歌》——民间生活的实录
一、清末民初社会风貌的剪影
二、客家妇女对情爱生活的呼唤
三、男女的“相思酬唱”
第六节 源于粤东的《广东小儿歌》
一、《广东小儿歌》——移民文化的产物
二、《广东小儿歌》与梅州童谣
第二章 疾行:“我迎着风狂和雨暴”(1927—1949年)
第一节 概述:面对血与火的呼喊
第二节 红色歌谣
第三节 蒲风及其《六月流火》
一、拿枪的诗人
二、时代的战歌
三、《六月流火》:客家山乡的苦难与抗争
四、“祖国复兴在雷雨声中”
五、儿童歌和客方言长诗
第四节 温流、任钧及其他诗人
一、温流及其《我们的堡》
二、任钧等岭东诗人
三、钟敬文与《海滨的二月》
四、黄药眠的时代曲
五、叶挺的《囚歌》
第五节 客家乡土文学
一、萧殷的《疯子》等乡土小说
二、楼栖和杜埃的乡土文学创作
三、《小先生的游记》
四、《异国情调》中的“客家情”
第六节 旧诗内容的革新与客方言诗的尝试
一、叶剑英诗词:“誓荡扶桑儿”
二、抗日烽火中的旧诗创作
三、罗翼群的爱国诗篇
四、球王李惠堂的旧体诗
五、梁伯聪《梅县风土二百咏》
六、廖恩焘与《忏庵词》
七、客方言长诗《鸳鸯子》
第三章 转弯:“河水弯弯波折多”(1949—1976年)
第一节 概述:缺少沉思的高歌
第二节 客家山歌与政治运动
一、翻身农民把歌唱
二、政治山歌蓬勃发展
三、“新民歌运动”中的山歌
四、困难时期的山歌
第三节 山歌剧
一、山歌剧的出现及其特点
二、山歌剧的繁荣
第四节 “客家人的戏曲”
一、日趋成熟的广东汉剧
二、《百里奚认妻》
三、采茶戏
四 花朝戏
第五节 低潮时期的旧体诗
一、新中国成立初的旧体诗
二、陈寅恪的诗作
三、血泪凝成的诗词
第六节 政治话语下的文学创作
一、革命战争题材小说
二、乡土小说《暮咕的婚事》
三、充满政治激情的散文
第四章 猛进:“为客家人立传”(1976—2005年)
第一节 概述:寻找家园的自觉
第二节 程贤章:自觉的客家文学作家
一、典型的客家人
二、中短篇小说中的婚恋故事
三、《神仙·老虎·狗》:记者?官员?人生感悟?
四、《围龙》:客家文学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第三节 客家小说的繁荣
一、谭元亨《客家魂》:教育世家三代人
二、白危《沙河坝风情》:20世纪20年代客家侨乡的真实写照
三、万振环《喋血东江》:传奇英雄古大存
四、陈国凯《大风起兮》:在客家热土创造辉煌
五、廖振《天猎》:客家山乡响起了枪声
六、廖红球《苍天厚土》:现代客家的生存画卷
第四节 报告文学与人物传记
一、《天地男儿》:新一代的客家人
二、《客家名人录》:“翔实可靠”的重要文献
三、客家院士传记:以榜样激励后人
第五节 万紫千红的客家散文
一、《闲话客家》
二、罗滨的“风物诗话”
三、“客家味”浓浓的“乡情散文”
第六节 新时期客家山歌的发展及危机
一、歌唱改革开放
二、黄火兴与《客家情歌精选1900首》
三、“斗歌”斗出了“山歌大师”
四、山歌活动的蓬勃开展
五、客家山歌的危机
第七节 新诗的艰难跋涉
一、老诗人野曼的第二个春天
二、“射门”的呐喊
三、赤子之歌
四、“五月诗社”的乡土情结
第八节 旧体诗词的复兴
一、1976年的“春雷”
二、“飚举情怀要小诗”
三、黄海章与《黄叶楼诗》
四、杨应彬的诗作
五、“诗社”——“稚雏老凤共清吟”
六、现代客家的“咏竹诗”
七、《客家人谣》与《客家史诗》
第九节 “打工文学”:来自生活底层的写作
一、“打工文学”与客家人
二、“打工文学”的实绩及其发展前景
后记
· · · · · · (
收起)